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从孙中山于1895年准备发动广州起义起,到1911年武昌起义止,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过十几次旨在推翻清政府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革命党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的精神十分令人敬佩,但这些武装起义最后都以失败而告终。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参加革命,主要是依靠会党和部分新军。那么革命党人为何在起义中总是依靠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会党力量呢?一、会党长期坚持反清斗争,有一定的思想和组织基础,易于组织发动。会党是指天地会、哥老会等民间秘密组织。这些组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满洲入关后,国内…  相似文献   
2.
课本第 98页标题为《短命的张勋复辟》 ,“张勋复辟”之说很泛见 ,但此说也很有问题。查“复辟”一词 ,其意为 :失位的君主恢复失去帝位。依照这个解释 ,无疑张勋应两度登上君主之位 ,而这显然与事实根本不符 ;1917年的复辟丑剧 ,张勋虽为主角 ,溥仪仅为傀儡 ,但张勋此前从未当过皇帝 ,也无从失去帝位 ,19 17年他一手制造的闹剧也不由他本人作皇帝 ,所以“张勋复辟”一说显属错讹。事实上张勋一直从事的是为满清进行复辟的活动。当他认为清室复辟时机已经到来时 ,便拥戴废帝溥仪复辟。正是由于张勋的逆天下潮流而动的丑行在 1917年溥仪复辟…  相似文献   
3.
高中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谈到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工业革命从哪些方面巩固了资本主义的统治基础呢?一、从生产力角度看,工业革命壮大了资产阶级的物质基础。工业革命的直接结果就是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机器的使用使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社会生产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1770—1840的70年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提高了20倍,各部门的产量成倍增长。英国1770年生铁产量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4万吨,增长了5.6倍;棉花加工量同期增长了40余倍;煤产量1770年为260…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 112页写道 :“……反右派斗争严重地扩大化了。被划为右派的人达到了几十万 ,右派的性质定为敌我矛盾。”这里的“右派的性质定为敌我矛盾” ,显然在语法上是主语与宾语搭配不当。“右派”是一个群体 ,“矛盾”必有两方面 ,“右派”岂能成为“矛盾” ?显然说不通。应该怎样阐述这个问题呢 ?毛泽东当时有如此论述 ,“资产阶级右派就是……反共反人民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反动派”。“共产党在民主党派、知识界和工商界的一部分人(右派 )中当然不可能有领导权 ,因为他们是敌人”。“右派形式上还在人民内部 ,但实际上是敌人。我们公开…  相似文献   
5.
课本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划分成若干历史阶段 ,对每个历史阶段分别介绍了在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课本第116页在最后论述 195 6~ 1966年“十年建设成就”时 ,写道 :“石油工业发展更为迅速 ,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 ,也是在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然而第七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内乱》第 12 4页《1966~ 1976年主要建设成就示意图》 ,标出五项内容 ,其中有南京长江大桥、第二汽车制造厂、成昆铁路和湘黔铁路 ,另外还有“胜利油田”。这就使人产生疑问 :胜利油田到底属于哪一个时期的建设成就 ?查阅有关史料 ,胜利…  相似文献   
6.
课本第161页:“蒙古政权建立以后,先后征服和攻灭畏兀儿、吐蕃、西夏和金朝。”在第163页又写道:“西夏、吐蕃、畏兀儿先后臣服和归附蒙古。……1234年,蒙古军队灭金。”对以上几个民族政权被征服的先后问题,前后表述不一致,不由让人产生疑问。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1畏兀儿最先于1209年归附蒙古。畏兀儿原为唐代回鹘的一支。北宋时回鹘分为河西回鹘、西州回鹘、葱岭回鹘三支。后来河西回鹘亡于西夏,葱岭回鹘亡于西辽。西州回鹘以高昌(今吐鲁番)为中心发展,建立了政权,疆域广阔,不仅传统畜牧业发达,而且接受中原先进文明,农业也得到发展。但是…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209页写道:清朝把全国分为18个省,五个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共25个省级行政域和内蒙古等盟旗”。按文中“内蒙古等盟旗”字面意思理解,应是有若干非省级行政区域“盟旗”,而内蒙古是其中之一。这显然是与事实不符的。蒙古在明末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支,其中漠南蒙古即为内蒙古。内蒙古为元朝皇室宗族后裔居住之地,其内部又分为若干部,如察哈尔部、科尔沁部、鄂尔多斯部等。各部互不统属,矛盾重重,征战不休。明代后期,满洲崛起于东北,建立后金政权,为展开对明朝的进攻,采取东联朝鲜,西结蒙古的方针,对蒙古各部采…  相似文献   
8.
课本第 82页 :“经过一夜激战 ,革命军占领武昌。 12日 ,武汉三镇全部光复。”其中“光复”一词的使用颇值得商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对“光复”一词的解释为 :“恢复(已亡的国家 ) ;收回 (失去的领土 )。”《辞海》的解释为“犹恢复、收复”。很明显 ,在此处使用“光复”一词 ,使武昌起义带上了“反清复明”或“排满主义”色彩。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满洲人入主中原 ,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并非中国人失去本国领土 ,也不是亡国。历史上一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把少数民族视为“异类” ,把少数民族取代汉人统治中国视为…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 99页提到“建国初期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重要地位”。为了说明这种地位 ,课本在右侧配上一幅表格 ,用以明确体现这种地位 ,表格题头为“1949年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标明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占全国经济的 63 % ,商业方面批发占全国的 67% ,零售 (课本错为“另”售 )占 83 %。这里的对比项目或比例是固定资产还是产值或销售额 ?课本上没有注明。课本的内容 ,无论是文字还是图表 ,都应该做到明确、准确 ,不应含糊不清以至漏洞百出 ;不仅可让教师能教 ,还要让学生能学 ;用数字说明问题 ,更是含糊不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