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建国初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政治语境制约着文艺界,也决定着文学规范的生成。建国初期建立一套无产阶级文学规范,成为当务之急,“新的人民的文艺”应运而生。根据党的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文学规范中也为其留下了一定的空间。随着过渡时期的压缩,社会主义因素增长并逐步成为唯一的因素,这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作为最高的文学规范提供了契机,其被一步步确立为最高创作原则。  相似文献   
2.
叶燮的《原诗》借鉴程朱的格物理论从主客角度论诗,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诗歌的审美性。但由于其思想的局限,《原诗》的格物论出现了自相矛盾的地方。这是它不可避免的理论缺陷。  相似文献   
3.
作为语言要素教学,对外汉字教学受到汉字课程模式的制约."语文并进"是目前初级阶段对外汉字教学最可行的教学模式.汉字习得"认读先于书写",因此"语文并进"模式中汉字教学"后行",在语法、生词、课文教学完成之后再进入汉字教学环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应根据学生实际汉字能力,遵循汉字结构、音义规律,从教材中提炼出笔画、笔顺、结构等汉字构形知识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4.
电影语言现代化既是中国电影理论现代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电影理论现代转型的起点。其意义在于引发了中国电影观念的转变,形成了中国电影理论现代转型的原则和方向:它通过对电影语言/形式创新的提倡,使中国电影的价值取向从政治评判到注重(形式)审美;通过电影语言史观的多样表述,确立了电影表现形式的多元观念;通过对现代派电影表现手法的讨论,丰富了我国电影现代表现手法的内含。在当下大量运用数字技术和大力提倡文化产业的语境中,反思这些观念和原则对中国电影理论的重构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50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经历了确立、冲击、强化的过程。不论是被确立为文学最高创作原则还是受到文艺界对其权威性的质疑,或是对其绝对性的强化,每一次变化都伴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动以及中央领导人对国际冷战格局、国内政治形势的判断。50年代中国文学规范必然也必须随国家对阶级认定的变化而变化,当代文学的社会主义性质由此被一步步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