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从文字上来探源先秦德治思想,论者于《说文》"悳"、"德"两字条,多有未辨。此二字有何关联?笔者不揣浅陋,试以辨析,以就教于方家。甲骨文是否有"德"字尚存争议~([1]("循")[2]("0613省"2306循")),周金文有其字则无异议~([3]("0214德")[4](P110—111)[5](P1245—1249,1250—1252))。从字形上看,"德"字  相似文献   
2.
《隋志》确立四部分类法后,后世多沿袭而少有变化。从子部类目来看,《隋志》子部十四类基本上是被继承了的,后来增加的类目有阴阳家类、音乐、类书、谱录等类,其原因盖与某类书的数量之客观情势及目录学家的主观看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学术史上孔子与《尚书》的关系争论超过2000年,至今难有定论。争论的焦点,即在孔子是否删《书》以及是编《书》还是作《书》等方面;在孔子以《书》教授弟子方面,则似乎取得一致意见。于前者,钱穆先生以为孔子不曾删《书》,不曾整理过《书;》于后者,钱穆先生之意见看似自相矛盾,实则与前人看法一致。  相似文献   
4.
《论语·泰伯》: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也已矣。”其中“武王曰子有乱臣十人”一句,被认为是(《尚书·太誓》中的句子。此处引文,其语境意义是离心离德者必败亡,同心同德者必胜兴;意在说明同心的重要性。孔子的解说与此意义一致。  相似文献   
5.
自《隋书·经籍志》确立四部分类法后,官簿私录,袭用而少变更。这种状况,可以从经部类目中得到反映。后世目录分类之发展,《隋书·经籍志》经部十类基本上是被继承了的,其变化主要集中在谶纬、小学、论语、经解、礼、乐、经总类等子类,变化之因主要与某类书的数量之客观实际及目录学家的主观看法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前国内各普通本科院校大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接下来的发展应该在注重提升内涵方面下工夫,以此巩固前一阶段的发展成果。在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各普通本科院校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提升办学内涵,必须注重软实力的建设,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即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即以学生为本,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在智能文化、精神文化、规范文化等方面作出新的努力。  相似文献   
7.
学者们论述江西文学的兴盛,一致认同江西文学兴盛于宋代。这就形成了江西文学兴盛于宋代这一命题。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是国内大学中文专业通行教材,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参编者均为当代文史研究之精英,教材所选先秦至于近代之作家作品,应该可以说是当代文学史家观点下的选择,这种选择也应该具有代表性。尽管书中并未明确论述江西文学何时兴盛的问题,但书中客观上已经呈现了对这一问题的答案,这也可以说是当代文学史家对我们要考察的问题的答案:江西文学兴盛于宋代这一命题,其历时的意义要大些,因为之前数据显示是崛起阶段,而之后的数据显示是走向衰弱阶段。其共时的意义要小些,因为江浙地区几乎可以说是区域文学的常青树。宋代江西经济文化发展繁荣,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之间平衡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8.
有关司马迁身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受宫刑原因及死因等问题的探讨上。对司马迁受宫刑原因的探讨,有自请宫刑说、“沮贰师”“诬上”说、“沮贰师”“诬上”为次因与“文字狱”为主因说、绝对君权下的牺牲品说、非武帝示意系狱吏加罪说、思想性格悲剧说等。对司马迁死因的探讨,有获罪致死说、自杀说、自然之死说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