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篇章语言学理论之衔接和连贯出发,对砌PLastLeaf进行解析,旨在培养学生挖掘和拓展阅读空间的能力,让学生能从深层次更好地把握语篇的主题以及大主题下涵盖的小主题,让学生能领悟到这篇文章的意义,以便为他们今后欣赏美文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标准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论文根据图式理论和西部落后地区的现状,西部落后地区学生英语听力最根本的问题是语言图式问题,而且语言图式问题和形式图式问题比起内容图式问题更难解决。因此,西部落后地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必须把听力训练和学生的问题结合起来,施行相应的教学策略,方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Input and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Input is the essential preparation for output, while output is the purpose of input, and in turn promotes input. They complement eac...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关于语言转述的研究大多关注的是语言句法变化和文体语用功能,对语言转述现象中与认知语境有关的语篇层面的研究并不多,然而语言转述是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知语境除具有区别于一般语境的特性外,还在语言转述构建及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英语语料语言转述实例的认知语用分析表明,转述语言的意义结构可通过认知语境视角来解析。  相似文献   
5.
何婧媛 《海外英语》2020,(7):122-123
黔北茶文化不仅是贵州民族文化的中的瑰宝,也是中国茶文化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文化是制茶、烹茶、饮茶的文化,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茶文化已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密切结合民间习俗、民族传统,同时与儒家、道家、禅宗等思想相互融合,不仅能够体现一个地区的历史底蕴与经济价值,也是生活方式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构成形式.该文旨在搜集并统计黔北茶文化外宣翻译的相关语料,考查并梳理其现状、发展趋势与特点;其次,从翻译理论的视角对所搜集的语料深入分析与评估,研究译本中所体现的茶文化翻译常见问题;再通过语料分析中所得出的结论,从整体上分析当前黔北茶文化外宣翻译研究的空白与不足;最后综合以上三个部分的研究结果,对当前黔北茶文化外宣翻译中的问题源头进行深入探讨,并寻求解决之道,为茶文化外宣文本翻译实践提供借鉴,以促进黔北地区以及我国茶文化的有效译介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图式听力教学法是根据图式理论提出的教学方法,其实质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并通过训练与讲解激活学生的三类图式.鉴于语言图式是基础和西部落后地区学生语言基础差的现状,西部学生需优先培养语言图式,同时培养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并通过听力训练与讲解激活学生的三类图式.经过一年半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图式听力教学法优于传统的“讲练式”教学法,更能提高西部学生的大学英语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调研实验结果的分析所反映出的地缘劣势院校英语教学在大学英语与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方面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探索地缘劣势院校中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教学衔接断层的形成机制,进而为两者的脱节问题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衔接办法,初步建立地缘劣势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过渡期衔接策略模型。  相似文献   
8.
抑制是大脑的一项重要认知机能。抑制机制在言语产出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介绍了在二语产出的语义提取阶段双语心理词汇间是否存在抑制机制的争议,并从以往对抑制强度的解释、抑制自动化、以及抑制动激活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关于抑制强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一书中包含了诸多中国传统文化意象。论文选取《红楼梦》第五十回的《访妙玉乞红梅诗》,对诗歌的文化负载以及霍克斯(David Hawks)的翻译展开分析。通过霍克斯在翻译过程中对中国古诗的理解及其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把握,分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译技巧与文化意象再现。  相似文献   
10.
Input and out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re closely related. Input is the essential preparation for output, while output is the purpose of input, and in turn promotes input. They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help to improve students' linguistic competence.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output are equally important in language learning. Therefore, it is unwise to ignore the roles of output in pedagogical situ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