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到来,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教研室开展的“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对我区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具有深远的意义。为了配合番禺区教研室的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研究,我校历史科组结合番禺区钟村镇石壁村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学生实地考察石壁村的历史文化,决定尝试开发“新火车站石壁村的历史文化资源”,从而培养学生实践意识,促使同学们主动走向社会,用他们的眼睛去探究家乡的历史和变迁,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进步成长,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感。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这一教育形势下,我们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学紧紧抓住机遇,改善办学条件,狠下功夫,从“法治、改革、科研、特色”四个方面发展学校教育,实施科学管理,使得我校先后被评为“番禺区一级学校”、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化蕴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就决定着历史学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地方的历史文化是最接近现实,最“摸得着,看得到“的资源,却也是历史教学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引下,中学历史课堂在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大历史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开发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委九届二次全会提出,要在建设经济强省的同时建设文化大省。我省广大教育工作者自觉肩负起建设文化大省的重任,正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将这一决策落实到教育教学实践尤其是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学校文化建设怎样与时俱进,体现一种精神文化?有关人士对此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学校精神是校园文化的内核,也是学校发展的灵魂。这种精神的内在形式以精神活动、观念形态、心理状态等存在于师生的大脑之中,其外显形式则以师生独特的行为方式、习惯风格作为标志。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从教育者的理解力出发,而要走出“物质文化”建设的思路,把校园文化建设变成学生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在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处理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教学的整合、课堂生成资源的利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方面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加以注意,将影响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7.
象达中学虽然是广州郊区普通农村初中,但是近几年来,凝练出了既独具特质又有样本借鉴意义的“象达教育”理念与发展新样态。所谓象达教育,是指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兼容并包、通达事理、达观向善的教育生态建构与实践活动体验,让每一个师生都树立起博采众长、达理成人、立己达人的意识、品格与行为,从而促进学生融自主、个性、创新于一体的特色发展,为学生向上向善的生命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象达教育”高效驱动着农村初中的高品质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