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1 毫秒
1
1.
何忠秀 《科教文汇》2011,(31):67-68
文章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编程语言的教学,提出了一种项目教学法和自顶而下教学法相结合的应用,从而有效解决学生对于多而乱的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灵活应用。该方法有利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从整体全局上理解并掌握计算机编程思想。本方法不仅适用于VFP的教学,对于其他编程设计方面的教学也有指导意义,甚至对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将有向图中形成回路的结点进行收缩的方法来判断有向图是否连通。在有向图的邻接矩阵中,使用深度优先搜索(DFS)算法,找到一条回路后,将该回路中的结点收缩为一点,生成新的邻接矩阵,继续进行DFS搜索,直到没有回路。如果所有结点都收缩成一点,则该有向图是强连通的。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Web信息量逐日海量递增。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挖掘有潜在价值的关系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这对揭示已知规律、预测未知结果有极大的辅助作用。对当前Web信息获取方法、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重点阐述了数据采集相关技术中网络爬虫算法的分类与应用。提出一种以Python和相关库为主要工具,结合模块化方法,构建Web文本信息获取系统框架与流程的策略。案例中通过定义采集函数,实现对给定的维基百科词条,快速搜索与该词条相关信息,对词条内链接和外链接进行有效爬取。结果表明,Python在数据采集方面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4.
巧用线索教学法,提高离散数学教学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散数学概念、知识点多,内容抽象,逻辑性很强,学生学起来普遍感到难学、难记、难理解,许多知识点还容易混淆。本文根据离散数学本身的学科特点,探讨了由“点”到“线”的知识点串联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将大量知识点梳理成多条互为支撑的知识点线索,使学生快速掌握课程脉络、变知识点的学习记忆为框架式的学习记忆,笔者将这种方法称为线索教学法。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该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疫情当前,全国高校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的倡议,纷纷从传统教学模式转为线上教学模式。中国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和雨课堂等平台也积极投入大量软硬件服务为在线教学保驾护航,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计算机网络和程序设计等实训类课程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对保教促学是一大挑战。以计算机网络实训课程为例,构建虚实结合的多平台混合在线教学模式,从课程在线教学组织、过程跟踪、教学评价等方面解决疫情期间实训课程不能面对面教学及现场设备操作等问题。通过近两个月的具体实施,课程教学进展顺利,有效增强了师生互动,提升了师生满意度,保证了在线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对离散数学教学的一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散数学概念多,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并且各个知识点之间的逻辑性很强,对学生而言比较难于理解、抽象、容易混淆。本文探讨了由“点”到“线”的知识点串联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将大量知识点梳理成多条互为支撑的知识点线索,为学生快速掌握课程脉络,变知识点的学习记忆为框架式的学习记忆提供可能。该方法能使教学事半功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改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