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教育   6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1.
针对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硕士生学制相应缩短的情况,提倡"应用型"与"研究型"并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避免在培养模式上的"一刀切"。提出对硕士生培养方案进行分析和整合,以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对应用型人才的急需以及教育和科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校企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认为校企互动不足是影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介绍天津大学在长期的工程硕士教育实践中的做法,即坚持校企紧密合作,聚焦企业需求,服务行业发展,创新工程硕士教育的办学理念:面向企业自主创新,实施"订单"培养,创新工程硕士生的培养模式;重点服务国家大中型企业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校企合作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3.
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 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了新形势下研究生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提出对研究生培养模式划分为应用型与研究复合型,采用分类指导的原则,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科学地制订培养方案。据此介绍了天津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从培养目标、培养条件、培养质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我国工科研究生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调查数据中得出结论,认为高等工程教育必须根据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要调整高等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引入专业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研究,进一步明确非全日制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思路,抓住培养中的共性问题,以此为基础探索一条和谐互哺的发展道路以及实践创新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6.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