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侠  何晓颖 《知识文库》2023,(4):133-135
<正>引言:伴随“一带一路”建设进入高质量“五通”发展阶段,结合高职教育十四五规划打造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品牌的目标,本文以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综合地理区位、龙头专业、科研成果进行国际经济次区域教育产业价值终端化的可行性分析。通过国际化教学、科研赛训、校企合作三个方面进行成果梳理,为双高建设的地方高职提供专业品牌国际合作、有序推进留学生教育管理、国际障碍风险情况的个案样本,并对后疫情复工复通的升级合作共建提出展望。2013年“一带一路”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五通”理念,坚持多边主义的全球治理观,为沿线各国全方位、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会展事业的蒸蒸日上,而会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并不令人乐观。浙江省大力发展会展职业教育,具有行业先发、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专业市场、地理区位、水陆交通和人才等优势。要借鉴国内外会展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对会展人才需求现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摸清现状,准确定位,科学规划,与企业共建,才能使浙江省会展职业教育得到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3.
两只小公鸡     
<正>这是一个宁静而又贫穷的小镇,镇上住着鸡家族。他们憨厚、善良却很胆小。他们世世代代靠着为人类打鸣而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回,鸡家族双双添了两只小公鸡:阿宝和小洛。阿宝继承了鸡家族的传统性格,而小洛却有些特别:爱冒险,事事都要做得和别人不同。  相似文献   
4.
职业教育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以"梯级激励"为导向,加强学生品行和技能的双重培养,认清形势,科学定位,更好地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是职业学校健康、稳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在旅游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目的是使旅游专业课程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达到最优,使职校学生真正成为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符合企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分析2011-202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技术教育课题的立项学科、年度立项数量、立项层次、立项区域、立项单位性质等,发现职业教育课题研究,重点聚焦职业教育类型属性、聚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聚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聚集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聚力工匠精神等领域.在"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研究将进一步聚焦工业4.0与职业教育发展、乡村振兴与职业教育发展、弱势群体的职业教育发展区域一体化职业教育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大国和第四入境大国.如此快速的发展意味着对旅游人才需求旺盛.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与体系处于摸索阶段,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初步探索是:优化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优秀的教师专业化教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200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光明日报》发表题为《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一文,认为"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蓝海"意为两层,中职学校培养的是"蓝领工人";舟山技师学院地理位置位于湛蓝浩瀚的东海。借鉴品牌理念,探索党建品牌创新之路,形成独具海岛职业教育特色的"蓝海红船"党建品牌,从而将学校的教育事业推向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双高轨道。  相似文献   
9.
协同学视域下技工教育产教融合具备开放性、线性和平衡性三大特点。针对政府、企业和学校三维主体相互闭合、发展非线性和衔接失衡的问题,现代技工教育创新路径在于:以协同理论促进产教融合的开放性;以伺服原理促进产教融合的线性;以自组织原理促进产教融合的平衡性。  相似文献   
10.
中职《旅游文化》课程目标在于培养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专业能力等旅游职业能力,但在教师主体、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基于职业能力培养,《旅游文化》教学策略包括:开展教学考察,引入职业感知,如参观校内实训中心、观摩校外实训基地、邀请行业专家作报告等;活用教学方法,深化职业认知,如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互联网+教学法、混合式教学法、翻转教学法等;参加社会实践,促进职业行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