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课标“倡导探究性学习”,这就要求在高中生物课教学中,教师要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归纳学科内外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解析几何中经常会碰到轨迹问题,而且它也是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同学们碰到这类问题往往束手无策,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善于归纳总结的话这些问题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下面归纳如下.1.直接法:如果动点运动的条件就是一些几何量的等量关系,这些条件简单明确,易于表述成含x,y的等式,就得到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之为直接法.用直接法求动点轨迹一般有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五个步骤,最后的证明可以省略,但要注意挖与补.2.定义法:运用解析几何中一些常用定义(例如圆锥曲线的定义),可从曲线定义出发直接写出轨迹方程,或从曲线定义出发建立关系式,从而求出轨迹方程.3.代入法:动点所满足的条件不易表述或求出,但形成轨迹的动点P(x,y)却随另一动点Q(x’,y’)的运动而有规律的运动,且动点Q的轨迹为给定或容易求得,则可先将x’,  相似文献   
3.
何玉珍 《文教资料》2007,(32):96-97
本文阐述了赏识教育的涵义;论述了在寻找后进生闪光点的基础上,运用语言赞赏激励法、肢体赞赏激励法、榜样激励法、成功激励法、归属激励法等后进生赏识教育方法;并探讨了班主任在后进生赏识教育过程中,要有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注意表扬的技巧,要有耐心,持之以恒,赏识要恰到好处,不能滥用、过度。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怎样向45分钟课堂要效率呢?我的做法是:在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中实施导入如凤头精彩亮丽,提问如猪肚充实丰富,拓展如豹尾响亮有力的课堂教学三步曲,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肉类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禽类生产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中职学校必须改革禽类生产课程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懂技术、会经营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国家为应对信息化、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各种政府危机,兴起了一场被称为新公共管理的政府改革运动,合同型政府正是这一改革运动中最核心、最激进的治理理念。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分析视角,探究了合同制治理过程中所产生的逆向选择、政府寻租、道德及目标一致风险,进而在政府定位、选择性激励、长效监管机制、保障信息披露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风险防范措施,以求完善政府合同制治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我板书了一道题给学生讲解,但是非常遗憾,写的时候一不小心,我把问题“这时车上还有几个乘客?”错写成“这时车上还有几个人?”表面一看似乎没什么漏洞,但没想到的意外却出现了,就这几个字却引起了学生思维强烈的碰撞,并深深地震撼着我,现将这个教学片段的教学过程及反思整理如下。 出示题目:一辆公共汽车有乘客30人,途中下车18人,又上车18人,这时车上有几人? 师: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  相似文献   
8.
班主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班集体的实际管理者。班主任的管理方式、管理方法等方面直接影响班级的学风,也影响中学生的成长。新时期实施的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优化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具有综合的教育效益,以共建和谐班级、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设备与教学技术也逐渐走向了现代化。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情况下,为了顺应中职教育改革带来的新要求与新目标,对中职畜牧兽医专业的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进行改革与设计,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并为其他课程现代化教学模式的改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等差数列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基本数列,也是学习其它数列的基础,更是其它非等差等比数列转化的目标,所以我们必需把它学好.下面通过几个例子说明如何解决等差数列的问题.例1(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2)-401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