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首要教学原理是从一组有效教学的原理和模式中提炼出来的,具体是指聚焦问题或者面向任务开展教学,并以此经历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应用新知和融会贯通的教学循环圈。首要教学原理中各项要求如果能够一一得到落实,那么,教学策略的效能水平肯定也会逐渐得以提高。在解决复杂问题时,首要教学原理对学业表现的促进作用才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2.
随着评价统一化进程的继续,澳大利亚各个州越来越多的学业水平测试项目进入全国评价框架,课程科目数量日益增多,涉及到的学生年级也日趋向高年级发展。但受地方分权管理体制的传统影响,澳大利亚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测试依然处于全国统一评价框架之外,其中最为重要的高中证书考试的管理权  相似文献   
3.
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危机催生了社会学取向的课程史研究.到90年代,为应对美国教育日益突出的文化紧张,课程史研究适时从“社会”转向“文化”.这一转向不仅促成了课程文化史的兴起,而且为学校实践空间日益萎缩的美国课程学者创造了新的实践空间与方式,这便是将课程理论直接看成是实践,同时转入广域的文化社会领域,通过对美国学校中的支配性文化展开福柯式的历史揭示,使课程理论成为文化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4.
如何发挥学生纪律在学校中的教育力量是许多学校思考的问题。文章以美国一所初中的违规行为管理系统为例,分析美国学校的学生纪律,尤其在违规行为管理上的经验思路及对我国制定与实施学校纪律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理解课堂中的形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策略,本文的核心问题正是如何理解课堂中的形成性评价。为此,本文将首先介绍目前美国教育系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此问题提出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形成性评价。在简要的背景回顾和文献综述之后,文章将提出我们建构的形成性评价工作模型。接着,本文将从我们围绕形成性评价设计的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以及我们自身的探索出发,讨论形成性评价面临的一些新问题。最后便是根据这些新问题,分析如何进一步理解形成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7.
课堂观察20问答——何为课堂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为课堂观察?(周文叶、何珊云) 课堂观察的意义何在?(沈毅、林荣凑)  相似文献   
8.
无论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前沿进展来看,还是就当前儿童严峻的媒体文化生活现状而言,均需要课程学者和其他教师教育工作者重视发展"儿童媒体文化研究",并将其列为教师教育新课程。西方教师教育领域自新世纪以来早已形成许多成熟的"儿童媒体文化研究"课程,这可以为国内教师教育领域发展"儿童媒体文化研究"课程提供经验参照。国内教师教育目前所要做的乃是正视身处媒体文化中的儿童,并将它列为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议题。  相似文献   
9.
为引导学生认识、改善个人的现实处境与命运,布尔迪厄一面批判各种不切实际的知识与教育,一面按自己的社会学思路展开知识与教育重建。梳理布尔迪厄的知识教育批判与重构,不仅可以深入思考什么样的知识有助于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的成长,而且能够提炼出一种布尔迪厄式的教育学,进而丰富教育学的文本形态、内容构成与理论效力。  相似文献   
10.
同伴反馈作为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形式,对高校学生的学习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面临着种种挑战。引导性问题作为同伴反馈的支架,在支持并提升同伴反馈质量和学生课程学习上效果显著。本研究主要采用准实验法,以Z大学一门课程的46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内容分析、对应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不同方式、不同阶段撰写的引导性问题对同伴反馈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学生更倾向于撰写评论型引导性问题,小组合作方式与期末阶段会产生更为丰富的引导性问题类型。不同类型的引导性问题能够对应引发不同类型的同伴反馈,且对同伴反馈质量与有效性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分享型、头脑风暴型、改进型引导性问题能够引发更高质量且更有效的同伴反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