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本文介绍了教育行动研究理论的概念及其内容,着重探讨了行动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通过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运用认知语言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不断研究分析教学结果,从而定立新的教学方案,指导教学。行动研究的理念给教师的教学与研究带来了良性的循环反思模式,促进了教学的深入改革。  相似文献   
2.
从语义的范畴划分到模糊语义的研究,模糊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模糊集理论、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语境论等方面的研究,从中可看出,这些研究理论指出的模糊语言的研究向语用方向的发展。从这一理念出发,可以进一步地从语言的开放性来探讨语言的模糊性;从语言的社会性探讨话语受到权力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模糊;从语言的修辞性来探讨模糊语言具有的修辞语用目的。  相似文献   
3.
悖论,虽源于逻辑学,但在语义中则是指言语表层所出现的于情理相悖的语句组合在一起,以反求证。悖论现象在诗歌中所引起的诗性模糊,从美学观点来来看,正是文学艺术的表现。探究悖论的定义以及悖论在诗歌中所表现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可感受到一种审美体验。而这种反衬美、新奇美和壮美的悖论模糊诗性使读者产生无限的遐想,进入新的范畴认识领域。  相似文献   
4.
引述英文、中文等语言输入、输出的借用词,以探讨由此产生的文化输入与输出,旨在说明语言发展的历史与人们所处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阐述了要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借用语的发展与消亡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从维特根斯坦的意义在于使用的观点、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塞尔的意向理论等语言哲学思想得到启示,意义的习得与所处的语境、说话人的意图有很大的关系。将语言哲学的观点融入外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以注重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中心,探讨设计出符合课堂学习风格的教学目标及方法,旨在提高公共研究生英语的综合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6.
对我们认识GRE等水平考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