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鲁静  余凤云 《考试周刊》2014,(57):45-46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同样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入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改进,它以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语文教学相得益彰,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余凤云 《广西教育》2012,(14):72-72
据说现在的初中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三怕中文言文居于首位。进入初中,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尤其如此。不仅是怕,还有不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必要性进行质疑。他们问我: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我们要用文言进行交流吗?要用文言写作吗?我援引了王力先生的话作答:"我们要继承丰富的文化遗产,就要读古书;读古书就要具有阅读古书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古代汉语(文言文)。  相似文献   
3.
余凤云 《广西教育》2014,(36):54-54
正《范进中举》节选自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第三回,是该书较为精彩的篇章,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鲁迅先生评价《儒林外史》"乃秉持公心,指谪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语文版八年级上册教师用书秉承鲁迅的这一传统说法,如此解读文本:课文通过范进这个人物,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度腐蚀人的心灵的害人本质,讽刺了痴迷科举入仕的封建知识分子的丑态。这些说法,当然是正确的。但问题是,我们是否要年复一年地如此教书,当教师用书的传声筒?  相似文献   
4.
语文版课本七年级上册选用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一诗,对“儿童相见不相识”这句诗,教师用书以及大多数教辅资料都将“儿童”理解为“小孩子”,笔者认为欠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