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不久,看了名列北大“十佳教师”之首的孔庆东先生的一篇题为《怎样学语文》的短文(摘自孔庆东所著《四十不坏》),文中有几句告诫学生的话特别耐人寻味“:语文教学体系所教给你们的‘语文’,是一群中国的弱智人,为了他们的饭碗而强加给你们和你们的老师的。他们是……用一颗‘善良’的心拼命做野蛮的事。”这话与其说是对学生讲的,倒不如说是对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说的。将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说成是“一群弱智人”,确实有些偏激,大概是出于作者“矫枉必须过正”的一种思考吧。不过,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对于这种批评与指责,完全视而不见,…  相似文献   
2.
教育部在提出减轻小学生不合理负担的措施中,有一明文规定:“除语文、数学外,其他课程不得组织考试。”见了这一规定,不少同志便产生了疑问:这样一手硬一手软,不仅不能减轻小学生过重负担的主要来源——语文、数学学习负担,而且可能导致关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贯彻成为泡影。笔者认为,这种疑虑是误解了教育部有关“除语文、数学外,其他课程均不得组织考试”的规定,而这一规定是值得我们正确理解、研究与落实的。 除某些身心障碍者外,每名小学生都必须学好语文、数学这两门工具性课程,这一点大概是没有异议、不必细说的了。…  相似文献   
3.
看了《中小学管理》1999年第5期刊载的姚烛华同志的《弱智测试是好心办坏事》一文后,笔者也想说两句话,因为我们汨罗对学龄期身心障碍儿童少年多年实行筛查鉴定(包括所谓“弱智测试”。下同)的实践证明,这种测试是很有必要的。 身心障碍儿童少年的筛查鉴定工作确实需要慎之又慎,否则,很容易导致不良后果,甚至完全成为“坏事”。不过,我们汨罗开展身心障碍少儿筛查鉴定工作,不是单纯出于一种什么“好心”,换言之,我们不是单纯从良好愿望出发的,它是我市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客观需要。 我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确保应当…  相似文献   
4.
读了《人民教育》2006年第10期《旧话重提:人文精神与语文知识》一文后,笔者也想发表一点浅见。笔者认为,我们探讨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问题,平台还应该更高  相似文献   
5.
生本教育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育。它因极大程度地尊重了人的生命自然,而备受人们推崇。本文用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例进一步证明生本教育的无比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湖南汨罗作为全国素质教育的先进典型,其经验已经广为传播。在汨罗经验中,评价占了很大比重。然而,汨罗人并没有满足现状,讳疾忌医,而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下放教师评价权等方面作了较大调整。更可贵的是,汨罗人敢于自揭其短,并将其公之于众,以避免其原来的经验产生负面影响。我们发表此文的目的,不在于让大家了解汨罗新的评价方案,而在于学习他们的精神——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改进,从而做到因地制宜地学习典型经验。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汨罗市实施教育量化评价近20年的实践证明,教育量化评价确实具有工作目标性强、评价条理性强、结果可比性强等优点。。不过,实践也告诉我们,实施教育量化评价必须十分讲究方法,否则容易产生下列副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2002) 26号下称《通知》]的有关精神,各地纷纷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这无疑是件好事。可有些地方将学生成长记录与原有一些学籍表册弄混淆了,甚至将学籍表册放在《学生成长记录袋》中,这  相似文献   
9.
读了《中小学管理》2002年第3期刊发的沈景太同志关于《评估检查应转变》(以下简称《转变》)一文,颇有同感。不过,笔者认为,《转变》所述转变在层次上还可进一步拓展,即教育评估(含检查,下同)应从深层次上来一个转变。 一、由“狭隘目标”向“远大目标”转变我们认为,《转变》所提出的问题,无论出自“上级”,还是出自“下属”,其成因都与各自缺乏“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而工作”的远大目标有关:作为“上级”,在对“下属”实施教育评价时,只是 “听听汇报,看看资料”,而不作深入的调查研究,甚至“甘心受骗”,这明显是…  相似文献   
10.
如何提高评价方案的科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提高评价方案的科学性湖南汨罗市教育局余志伦具有科学性的教育评价方案,是不可能一挥而就的。它凝结着教育管理者的辛勤劳动,是教育管理者智慧和才干的具体体现科学的评价,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是一种恒定的力量,它可以引导和驱动评价对象沿着正确的方向,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