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和论述,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他既强调了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指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并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原则性和灵活性有机统一的最好运用。它不仅对实现祖国统一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和发挥着重要的现实指导作用,而且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致力于对际问题的理论思考,致力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在带领全国人民把邓小平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的同时,也多方面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4.
历史上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跨越“卡夫丁峡谷”,成为二十世纪的一个历史性课题。本文简论了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对此都曾作过有益的探索,但始终没有解决好“跨越”的问题。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先后进行改革,可是改革失败。而邓小平理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理论和实践上初步地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地解答了这一历史性难题,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找到了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