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各国文化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呈两极化趋势,一极是前沿的实验教学,另一极是延续了17年的教学模式及应试教学思路。基于我们的社会期待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师生双方的实际,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既不能依照17年模式及应试教育思路运行,也无法全面铺开实验教学,而是应该让语文回归语文,回到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上来。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包含语言之美、情思之美等,审美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从苦教、苦写、苦背中解脱出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每个人单独面对这个世界时 ,都是弱小的 ,无力的 ,无奈的 ,实际的 ,卑微的 ,肉体的生存的需要耗尽了人的大部分能量与智慧 ,也耗尽了大部分人的能量与智慧。能从基于生存需要的层面上超脱出来打量人栖身其中的世界的不是一般的芸芸众生 ,而是天才 ,是满怀诗意的天才 ,他们用文学的、审美的、超功利的眼光凝眸这个世界。王国维就是这样的天才。他一生的重要著作《〈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折射出这位天才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探索和这个世界的诗意凝眸。《〈红楼梦〉评论》的哲学思想王国维在写《〈红楼梦〉评论》时 ,其心态是基于忧世的忧…  相似文献   
3.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呈两极化趋势,一极是前沿的实验教学,另一极是延续了17年的教学模式及应试教学思路.基于我们的社会期待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师生双方的实际,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既不能依照17年模式及应试教育思路运行,也无法全面铺开实验教学,而是应该让语文回归语文,回到审美教育和情感熏陶上来.语文课的审美教育包含语言之美、情思之美等,审美教育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语文课从苦教、苦写、苦背中解脱出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奔流)编校后记》是鲁迅众多各具特色的文本类型之一,在文体上,它糅合了鲁迅的杂文和抒情散文笔法,集记叙、议论、说明于一体;在风格上,体现为忧愤;从它与现实的关系来看,则呈现出犀利的论辩的、斗争的锋芒。《编校后记》突破了文体的限制,将作者的人格融入其中,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堪为“编后记”的楷模。  相似文献   
5.
要理解沈从文在“湘西世界”里寄托的情感和思想,就必须了解它产生的历史语境。沈从文是在英关派的持久扶持与帮助下构筑起他的“湘西世界”的。在英关派背景下解读“湘西世界”,可以看出它是作者应对现实中各种思想倾向与艺术主张时的一种立场选择,其中隐晦地表明了作者对争论激烈的社会革命、阶级斗争等重大现实问题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6.
据说,著名钢琴表演大师Josef Hofmann和Leopold Godowsky都有一双奇小无比的手,而且两人都同样身材矮小。有一次,一个乐迷不胜惊讶地盯着他们那双小手问道:“你们这样的大艺术家怎么能够用如此小的手弹出美妙的乐曲呢?”大师Godowsky答道:“谁说我们是用手在弹琴?”  相似文献   
7.
现代文学经典作为通识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在课时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应集中在两个关键词上———"现代人"和"现代性",因为现代中国区别于旧中国,是"人"的觉醒和社会的现代性追求,这两者是现代中国最本质的特征和追求,是晚晴以降历代中国人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