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社会犹如一座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大厦。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构成社会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物质根源,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的派生物;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  相似文献   
2.
佟丽雪 《新高考》2007,(11):28-30
提到对联,大家都不陌生,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它是我们这块土地上长期的历史文化生态中所孕育和形成的文化样式,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人类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它起源于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时为驱邪避鬼在家门前悬挂的桃符,五代时后蜀末代皇帝孟昶(chǎng)于公元934年春节之前,创作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  相似文献   
3.
选择题以其简洁明快且能多方面考查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历史考试中备受青睐。学生回答选择题效果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历史成绩的高低,要想取得好的历史成绩,步入高考成功的殿堂,必须过好选择题这一关。那么,如何过好选择题关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测试中,过好以下六关。  相似文献   
4.
有道是:良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这里讲三个答历史题的小窍门,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第一,冷热结合当一张试卷拿到手中时,同学们往往会习惯性地从前往后扫视一遍,有的同学看到自己比较熟悉的题,马上就充满热情地答起来,而遇到陌生的题就赶快躲过去。其实,正确的方法是:按着试题的顺序从第一题做起,对每一个题目都充满热情地回答,即使遇到难以处理的题目,也不能轻易回避,而是要认真思考,通过排除、分析等方法尽力去做;在感到确实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暂时“冷”处理,等把试卷从前到后答完,再回头认真思考、解答。这种冷热结合的方法,既遵循了…  相似文献   
5.
如何在课改环境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好历史?本人结合自己所教所学所感,总结了“十字”法,可谓集前人所见,成一家之言,愿与同学们分享。首先,要“背”更要“备”传统的历史学习只要把历史教科书“背”好,在考试中就可以取得好成绩。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背”是必要的,但更要“备”,即有准备地学习。它包括课前要做好预习,将教材及相应的学习资料准备好;上课认真听,对教师将要提出的问题要有心理准备,对预习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疑难问题要做好问老师的准备;课后要及时复习,为下一节历史课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所谓:有“备”而来,处变不惊…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中提出的教学目标被称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对三维目标的分析理解中,我认为:要学好历史,实现三维目标,同学们要培养四方面基本的心理素质——情、理、智、恒。情为情趣、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亦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许多同学对历史学科不感兴趣,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初中历史教学不受重视,长期以来人们对历史学科的偏见,学生考试科目多…  相似文献   
7.
首先,要“背”更要“备”学习历史的传统方法强调只要学生把历史课本“背”好,就可以在考试时取得好成绩。作为人文学科的历史,在学习时背诵是很有必要的,但更需要“备”,即进行有准备地学习。“备”包括:一是要做好预习,并在上课前将教材及相关的学习资料准备好;二是上课认真听讲,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和可能提出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三是对一些疑难问题要做好问老师的准备,向老师请教时要清楚自己想问什么;四是课后要及时复习,为下一节内容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即所谓有“备”而来,处变不惊。第二,要“时”更要“实”学习任何知识和技术都…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做题时会遇到“陷阱”,从而影响成绩。下面我们对这些“陷阱”进行逐类分析,希望能对同学们学习历史有所帮助。一、对史实记忆不牢,难避“陷阱”例1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我国一所中学的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well.”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作舟和水,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地回答()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学生易错答:C。正确答案:D。【解析】该题是一道古、今、中、外结合,学科相互渗透的考题,涉及了历史、语文、英…  相似文献   
9.
佟丽雪 《考试周刊》2008,(10):118-119
21世纪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也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目标之一.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在新形势下怎样留住历史中的优秀传统,发挥好史学的社会功能,担当起时代的使命呢?本文着眼于对新一代教育对象一些不良心态的反思,从历史教学关注爱国主义、国际主义、个性良好思想品质、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四方面立论,呼吁新时期历史教育应把承传文明、提高人才素质作为伟大工程和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