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篇
  2021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投影出示∠1,如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量角器。怎样用量角器量角呢? (指导用量角器量∠1) 师:量角时,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然后移动量角器(重合点不能移位),使量角器的零度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镇江市中山路小学自从2004年成立《小学生数学报》记者团那一刻起,全校的数学教师就沉浸在研究数学。欣赏数学的氛围中。学校配备了精兵强将组建数学思维训练中心,将训练中心的课堂对家长开放,对全校教师开放。正是因为有着一支精湛的师资队伍,我们训练中心的声誉在社会上一炮打响。吸引了众多的数学爱好者不断地加盟到我们学校的思维训练中心来。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民办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对其加强管理.纵观中外民办(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评估是加强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在分析民办高等教育评估原则和评估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民办高等教育评估应建立政府引导下的社会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主义是兴起于西方的反现代主义思潮;虽然已趋于式微,仍然有很多思路和精神对教育有启示作用。本文主要从批判性、多元化、创造性、和谐性四个方面探讨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侯晓蕾:很高兴能有这次机会,和大家共同来探讨一个看似普通、平常,实则意义非凡的话题,那就是常态课。由于之前已经通知大家就这一话题进行了前期思考,因此,下面我们就长话短说,直接进入正题。关于常态课,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什么是常态课,尤其是,它与我们耳熟能详的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之间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评价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对课堂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过程、儿童发展状况以及教学的效果进行价值性的判断,为教师提供教学反馈信息,帮助教师不断反思和调整自身的教学行为。简单地说,课堂教学评价就是一种不断发现、判断和提升课堂教学价值的活动。它作为课堂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于教学活动的各个领域,引领着师生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培养师范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是新媒介时代师范教育的必然趋势。本研究依据混合学习理论,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利用课堂多模态PPT演示演讲方式,以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师范生为例探讨了多元识读能力培养模式。为期两学年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表明:演示演讲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其效果突出表现在多元识读表达形式方面,但对表达内容影响不大;后续调查发现师范生认同该方式的有效性。混合式教学完全适宜于培养师范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8.
曹进  侯晓蕾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2):122-128
文章介绍《剑桥应用语言学年度评论(2019)——教育技术》并予以简评.该《年度评论》涵盖多位专家在教育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收录的文章囊括第二语言(L2s)及第二方言的研究或评论,聚焦教育技术、语料库语言学与二语习得(SLA)三者间的关系、语言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过程、二语习得语用、数字话语和数据挖掘以及为探究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学习贡献而开展的实证研究等.评介审视了《年度评论》中五大主题的基本内容和亮点,结合当下新文科、新师范建设指出了《年度评论》中二语习得研究成果对中国外语教学的借鉴与启示意义,认为《年度评论》中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视角,对学科融合发展新生态、教育技术发展新生态和文理交叉新生态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曾经听过一则故事,大意是:有个年轻人,他要练移山的本领!30年后他对朋友们说:"我可以把山移到我的脚下。"于是好朋友都去看他是怎样移山的。时间慢慢地过去,当他问大家:"山过来了吗?"朋友说:"没有啊!"于是,在期待中,很多人失望而归。过了一会,他又问:"山过来了吗?"回答的人依旧很失望,又有一部分人不等了。年轻人说:"和我一起去看看究竟怎么回事?"于是大家跟着他一直走到了山脚下,这时,他回过头来问大家:"山过来了吗?"大家都觉得上了当。年轻人却说:"我练了30年,才悟出了这个道理: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与实践背景出发,梳理了"双师型"教师的概念及其演变,并从质化到量化、个别到整体、单一到多元的视角提出了"精准化"建设的策略。最后,探讨了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应从工匠精神、专业成长、终身学习三个方面着手来适应未来的职业教育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