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9年以后,我国建立了福利费制度,其内容包括福利补助的条件或对象、项目、形式、原则和标准,以及福利组织和福利费的收支等方面的规定。福利费制度在解决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此制度在执行中也存有福利费评核手续不严、福利费使用不当等不合理现象;而且,制度本身也舍有“包起来”因素;不符合按劳取酬精神;助长工作人员带家属住机关的偏向;偏重物质补助、忽视精神帮助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2.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即着手建立党政公文制度。由此至1956年。先后颁发了三个相关文件,从内容性质、机密程度、缓急程度等角度对党政公文进行了文种划分,对党政公文的体例、文字规范及装订、用纸等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并对党政公文的收发、处理与传递等等规定了固定程序。共和国党政公文制度的建立和逐步规范,保证了政令的通畅和各机关职能的履行,促进了政府行政法治化;但是同时也存在公文数量多、质量低、“旅程”长以及办理制度废弛等问题,这些问题助长了机关干部的文牍主义和官僚主义工作作风,其教训值得记取。  相似文献   
3.
侯桂红  郑林 《历史教学问题》2012,(2):124-126,62
2004年9月,教育部开始在山东、广东等4个省(区)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2010年9月随着重庆、甘肃两省进入课改,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已使用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新教科书是新课改的主要成果之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课改的成效。2010年12月,为了解新课改后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使用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委托相关部属师范大  相似文献   
4.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果教师能运用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以多种方法或手段、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学习就会热情高涨、积极主动。所以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断总结创新教学方法,更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成绩和问题,对即将启动的课程标准修订提出建议,教育部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进行了调研。①本次调研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程度、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地理区域(含民族地  相似文献   
6.
1949年后,中共通过制定和发布有关文件,建立了一套系统、严格的公文保密制度,其内容包括保密公文的范围和密级,密件的收发、处理和清退,以及关于保密组织和人员的各种规定。此公文保密制度,对于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保证国家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并沿用到1980年代,但同时也存在各种缺陷,包括制度执行不到位,保密范围过宽,保密对象界定含糊,以及机要人员挑选受"左"的思想影响等。  相似文献   
7.
1949年以后,我国建立了福利费制度,其内容包括福利补助的条件或对象、项目、形式、原则和标准,以及福利组织和福利费的收支等方面的规定。福利费制度在解决工作人员的后顾之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此制度在执行中也存有福利费评核手续不严、福利费使用不当等不合理现象;而且,制度本身也舍有“包起来”因素;不符合按劳取酬精神;助长工作人员带家属住机关的偏向;偏重物质补助、忽视精神帮助等方面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部分党员并未形成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认同.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支持。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消极影响,学校信仰教育严重缺失,大学生自我认识非理性化。要强化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高等院校必须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完善党员管理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专署机构即出现臃肿庞大。1951—1963年中共中央和政务院(国务院)四次下发精简专署的指示,每次对精简指标有不同的规定。但河北省由于专署机构自身基数大,编制、体制的制度化、法制化薄弱,受条块对应体制的影响等诸多困难,精简难以达标,从而陷入"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恶性循环怪圈。  相似文献   
10.
专区专署制对专区的设置原则、性质与地位、全称、等级划分、组织、职能等方面均有规定。这一制度对加强省县联络、保证政务的有效推行,对推进地方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导致增加行政成本;专署、市、县“工作关系不协调”,衍生重重矛盾等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