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材的编写应当引导学生产生问题。新加坡的教材采用单元编制法,每个单元的一开头都提出一系列问题。由于所提的问题大都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所以教师只是一个“评论者”而非“评定者”,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通过认真思考来解决问题。比如:新加坡英语教材(《Stepping Forward》)第一册第十单元“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s”一开始便编写了一组问题作为讨论题。第一个问题是:你见过空中的不明物体吗?你听过有关飞碟的传说吗?你信不信?第二个问题是:你认为其他星球有生命存在吗?  相似文献   
3.
新加坡是一个海岛型城市国家,独立至今不过30多年,却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的成功原因有多种,然而,坚实的人才基础必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提高人的素质的唯一手段是教育。而课程问题在任何国家的教育体系中都处于中心地位,它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教育要求。教材是课程的基本单位和重要成分,它反映和表现了课程的具体内容。分析教材可以知微见,研究新加坡教材,把握它所反映的课程特点,将给我国的人才培养带来一些新启示,给我国的课程改革带来一些新思想。  相似文献   
4.
在过程中体验——从新课程改革关注情感体验价值谈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课程不再是静止的内容体系,它首先是过程。课程作为过程,意味着它不是事先预设好的一套要实施的计划,而是一个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历程。体验是对经验的升华和超越,是课程过程的重要价值,一切停留在情感体验之外的知识对主体来说只是死知识、假知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情感体验,也将过程提到了突出的地位,是因为教学中有很多对人来说至关重要却无法通过知识去理解的东西,也因为惟有课程过程才是生成体验和丰富情感的重要过程。需要强调的是,注重体验绝不是要忽略认知,事实上,体验是离不开认知的,认知的意义是无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语言达成课堂理解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在起作用,其中有两个因素是不可或缺的,即语境和经验。作为实现课堂理解的外部、内部条件,语境和经验的作用都不容忽视。本从分析语境的含义、影响和经验的重要性、差异性、可利用性入手,对语境和经验在实现课堂理解的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但凡在教育领域谈到幸福,大部分是关于幸福与教育目的或教育过程的论述,且往往有意无意地、一相情愿地绕过教师去寻找幸福教育;但凡有谈到教师幸福的论述,或偏向于教师职业道德方面的研究,或偏向于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研究,或偏向于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或偏向于教育过程中的教师的生活经验和个人感受。虽然“幸福是伦理学的第一问题”^[1],但是关于教师幸福的一些探讨却并没有真正在伦理学意义上、从幸福的视角进行深刻反思和剖析,因而缺乏对教师幸福的实质性理解。  相似文献   
7.
幸福有规范的一面,而学校的"规范"体现在学校的制度文化中.因为学校制度文化是学生幸福感的来源,学校制度文化能使学生产生幸福感.当然学校制度文化对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既可能是直接的,也可以通过班级这个中介间接地影响到学生.  相似文献   
8.
9.
正一位心理学家说,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今年,我任教一年级语文并担任一年级(2)班班主任,开学第一天,我就被一位"老学究"给吸引了。说他老学究,是因为他戴着黑框眼镜,厚厚的镜片,说起话来慢悠悠的,一字一句,既可爱又可笑。"老学究"的名字叫伟伟。刚开学,拼音会读,识字量也不少。可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一塌糊涂。刚开始,我还能心平气和地跟他谈心、讲道理,辅导他做作业。后来我又尝试用其它的办法,如:鼓励、批评等方法来处理,可每次结果几乎一样,都没什么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通过教学语言实现课堂理解的前提、基础和中介,并对语境前提、经验基础和规则中介进行了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