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郁达夫,名文,达夫是他的字。一八九六年十二月生,浙江富阳县人。郭沫若说:“他的故乡富阳是风光明媚的地方,……达夫是生在这样地方的人,我相信他的诗文清丽是受了这种客观环境的影响。”少年时代,他就涉猎了不少古典文学作品,也写了许多歌颂家乡山水的旧体诗。一九一三年九月,到日本求学;一九一八年秋,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经济学科,这期间阅读大量中外文学名著和政治、哲学著作。一九二一年七月,与郭沫若、  相似文献   
2.
吴伯萧说:“在文艺战线上我只是一个民兵。写作业余进行,不脱产。”可贵的是,虽属业余写作,成果却颇为丰烧。吴伯箫是一位散文名家,他的散文已经结集的有《羽书》、《潞安风物》、《黑红点》、《出发集》和《北极星》,《烟尘集》则是前三种的选辑。作者根据自己工作、生活的条件,选择题材,坚持写作,反映了三十年代以来各个革命时期社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代散文诗发展轮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我国支派曼衍的文学史长河中,较之诗和散文,散文诗虽只是涓涓细流,却也是源远流长的。诚如郭沫若早在一九二○年所说的:“我国虽无‘散文诗’之成文,然如屈原《卜居》《渔夫》诸文以及庄子《南华经》中多少文字吾人可以肇锡以‘散文诗’之嘉名者在在皆是”(《文艺论集·论诗》)。屈原、庄子之外,王羲之、郦道元、陶渊明、柳宗元、陆龟蒙、欧阳修、苏东坡、归有光、袁宏道、张岱、龚自珍等名家的一些作品,有人就认为是古代散文诗的杰作。古人评郦道元的《水经注》为:“其法则记,其材其趣则诗也”,虽还没  相似文献   
4.
五郁达夫也是一位杂文随笔大家。大革命前后,他的思想感情是激进的,如《广州事情》、《在方向转换的途中》、《谁是我们的同伴者》等文,对革命抱着满腔的希望,对投机者的恶劣行径不能容忍,他是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说话的。请看:况且现在中国革命,还只做成一半,万一功亏一篑的现在,不幸有上举的黑暗行为出现。那么非但这一次的革命,要全部化为乌有,就是世界的被压迫的民众,也要受我们的影响。我希望大家努力,大家反省,使中国民族不要成了世界的笑柄。这篇《在方向转换的途中》是一九二七年四月八日写的,正是反革命政变的前夕,他敏锐的  相似文献   
5.
一九二七年七月间,鲁迅在广州夏期学术演讲会作了题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讲,(以下简称《演讲》)论述汉末魏初、魏末、晋末的作品与时代环境和作者经历的关系,例证生动,见解新颖而深刻。这次演讲的时间,在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鲁迅借孔融、何晏、夏侯玄、嵇康等的被杀,寄托他对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屠杀共产党人的无比愤怒和强烈谴责。这是一篇精辟的文学史论,又是一篇锋利的杂文,也是研究鲁迅思想质变的文献。  相似文献   
6.
鲁迅辑录古籍是他批判继承我国文化遗产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项工作对他光辉的战斗业绩起着积极的作用。许广平在鲁迅逝世时所献的《致鲁迅夫子》的悼词中,引用鲁迅对她说的话:“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血。”这话用以比喻鲁迅辑录古籍工作也是很形象的,这表明了鲁迅是不断地消化中外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努力把它化为滋养人民的乳汁,并服务于现实的斗争。  相似文献   
7.
鲁迅自日本回国后的十年问(1909—1919年),正值辛亥革命前夕到五四运动,其中一九一四年和一九一七年是我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起了一个变化的重要时期;就鲁迅个人来说,恰当三十到四十岁的盛年,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可是,由于有些材料较缺,许多研究鲁迅的书籍和文章,对鲁迅这十年间的思想及其变化,都谈得相当简略。姚文元及其追随者石一歌的所谓鲁迅研究,胡说鲁迅这时期曾“在冷寂的‘绍兴会馆’中默默地生活着”,强调辛亥革命失败后鲁迅“引起了苦闷和失望,陷入了寂寞和沉思”,把鲁迅对大  相似文献   
8.
散文是一个广泛的体裁名称,其中有文学作品,也有非文学作品。以文学散文而論:最大的范圍是和韻文相对而言的,包括小說、話剧在內,其次的范圍是和詩歌、小說、話剧相对而言的,包括記叙散文、抒情散文、杂文和新兴的报告文学;最狹义的散文是专指抒情散文。本文拟以报告文学、記叙散文、抒情散文和杂文为对象,漫論散文文体的一些特点。散文的題材是十分广泛的,国家的大專,日常的生活,天上的日月星辰,地上的虫魚草木,不論古今中外的事物,都可以作为題材。散文题材的广泛性,是任何  相似文献   
9.
现代散文是中国新文学百花园中的繁花茂卉。鲁迅在三十年代谈到“五四”以来的白话散文时曾说:“小品散文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小品文的危机》),应该说,这是符合文学史实际的概括。中国现代散文的发展有个特点,它比较重视散文的理论建设。因此,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散文的创作繁荣和散文的理论探讨往往是相伴随的。中国现代散文史,不仅有群星灿灿,人材济济的散文大家,也给我们留下了颇为丰富的散文理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古典小说研究领域的一场斗争鲁迅少年时期就喜欢阅读我国古典笔记和小说,在《朝花夕拾》中,保姆阿长给他买来“最心爱的宝书”《山海经》,在三味书屋时影写《荡寇志》和《西游记》的绣象,都给他留下美好的回忆。后来,鲁迅还常常翻检家中的藏书,阅读《三国演义》、《聊斋志异》和《酉阳杂俎》、《容斋随笔》、《辍耕录》等小说和笔记,借阅《唐代丛书》(即《唐人说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