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教学研究活动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改革创新。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使教研活动具有活力。为此,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一例。  相似文献   
2.
1997年,中国普通高校在收费制度上进行“并轨”,开始实行全面收费制度。此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费水平迅速上涨,学费占居民家庭收入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学费的快速上涨有可能对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性产生负面影响。在考虑收入水平、学费水平、高等教育机会公平之间的关系时,现有的研究较多地侧重于微观层面的分析,而对宏观层面的结构性因素和转型性因素的影响探讨不多。本文试图根据有关中国收入分配以及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研究,就结构性和转型性因素与高等教育机会公平性之间的关联进行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FPGA产生所需的PWM方波,以电流的阶梯状增减,实现对H桥型二相电机的独立细分驱动,细分数可由开关设定,细分数最大可达40细分,并能根据实际力矩进行校正驱动信号。  相似文献   
4.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研究教材教法、探讨教学艺术的平台,其受益者主要是听课教师。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听课教师只是充当课堂上的“旁观者”和课堂下的“评判者”的角色。具体表现在课上,听课教师不认真做笔记、不认真听讲、不能和上课师生同步思维的现象比比皆是。课后评课时,要么无话可说,要么寥寥数语,不得要领,不得已才说几句恭维话,不能站在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就教材处理、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原则、板书设计、教学基本功等方面予以恰当点评。这样的公开教学活动,搞得再多,受益也不大。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作了一些尝试,即由授课教师和组织者注意创设一些情境,让听课教师参与到有关环节,改变过去那种只让听课教师在课上充当“旁观者”的做法,实现听课教师的角色转变。通过几年的实践,自感受益匪浅,现将具体做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时值新世纪之初,我国政府大力提倡并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实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正日益突出,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必须以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提高为前提。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以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 ,《生物》第一册 (上 )“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 ,教材把它作为演示实验 ,而此实验的材料用具 (或替代物品 )很容易找到 ,实验所需时间又较长 ;另外 ,为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笔者将这个实验改为学生“动动手”内容。几天以后 ,不少学生反映 ,室温条件下 ,浸在水中的那粒种子也萌发了 ,果真如此吗 ?为此笔者做了几个对照实验 ,结果发现确有胚胀破种皮的现象 ,这是怎么回事呢 ?大家知道 ,贮藏的种子含水量较少 ,浸在水中一段时间后 ,由于种子中含有纤维素、淀…  相似文献   
7.
<正> 一、用途 采集生活在水中的原生动物、藻类和细菌等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 二、材料 半径30cm、圆心角为135度的扇形绸布一块,长75cm、直径3mm的铁丝一根,废旧酸式滴定管一个,尼龙绳若干,针、线、金属小块等。  相似文献   
8.
<正>1987年底,我县初中均建成实验中心,全县13所完中的实验室也全部建成投入使用。为了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我们在努力提高实验开出率的基础上,从1989年开始,进行了初中生物实验操作考核方法的研究。经过探索性尝试、定点试验,总结出一种易被广大师生接受的考核方法,即考核员协助教师考核法。此法现已在全县推广,获得一致好评,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自能读书,是现代语文教学的根本要求。如何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呢?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切实树立“学生为主,读书为主,自学为主”的三为主教学思想,构建自读课的最优课堂模式,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为主。自读课要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也就是说,教师要正确估价学生的能力,切不可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一册(上)在讲到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提到:“通过实验还知道,没有萌发的种子,也进行呼吸作用,只不过非常微弱,不容易被观测到。”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以上内容,笔者设计了一个演示实验,直观性强,效果好。现简介如下: 本实验的原理是:由于植物体中的所有生活着的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据以上原理进行设计,实验装置见下图:1实验操作步骤1.1将细玻璃管弯成直角,较短的一端插入橡皮塞。1.2在玻璃细管中滴入红墨水滴,并做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