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俞彩娣 《物理教师》2009,30(4):49-51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在物理教学中v-t图像既能形象直观地反映物体运动过程,又能充分体现“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因此灵活运用v-t图像,善于用v-t图像来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内容与措施,也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十章“机械波”中,新增加了“多普勒效应”这一节内容.现就本节内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笔者与同仁提出讨论,供参考.一、物理教学中已经存在的问题高中物理新教材(已审定)的正式使用已有三年多的时间,在物理教学中已经存在的问题,除一些个别新出版的教学资料、书籍没将“多普勒效应”列入其中外,大部分资料不但要求进行“频变”的定量计算,而且经常出现不正确的知识概念.如在一套《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练习》的资料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已知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十章“机械波”中,新增加了“多普勒效应”这一节内容.现就本节内容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笔者与同仁提出讨论,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