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泰国、日本、蒙古等国学生表演的中国少数民族歌曲大联唱;津巴布韦和肯尼亚学生表演的《你是我的茉莉花》;新西兰、澳大利亚和老挝三国学生表演的京剧联唱;挪威、俄罗斯等国学生表演的中国功夫;拉丁美洲学生表演的三句半……  相似文献   
2.
汉语的使者     
“有学生问我:‘学中文有什么用?’我回答说:‘当澳洲下届总理啊!’”在第二届孔子学院大会上,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孔子学院院长席格伦操着流利的汉语发表着自己的演说。众所周知.新近当选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也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席格伦的幽默反映了时下的“汉语热”,而这离不开它的推动者——孔子学院。  相似文献   
3.
为此,在教育部人事司有关部门的协助下,除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外,本刊编辑部还走访了清华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上海高校作为报道对象,进行了实地采访。无论从改革的理念还是力度来说,这些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都是走在中国高校的前面并富于各自特色的,可以说基本上代表着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进展。“世界一流”的期待,就在他们的身上,在勇于改革探索的每一所高校的身上。为了寻找一条最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尽快步入世界一流大学之列,中国高校在借鉴国外一流大学办学经验的同时,也在绘制着适合自己的前行轨迹,推动并完善着具有中国特色的人事制度改革。今年5月份,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启动了新的人事制度改革。这无疑是中国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中的又一次勇敢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由此引发了包括广大海外留学人员在内的许多人对整个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关注和深思。应广大海外学子的要求,本刊决定在“特别专题”栏目中对中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情况作重点报道。  相似文献   
4.
孔子学院将汉语推向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应时代之需,增进友谊合作2008年,加拿大人权委员会主席让·路易斯·洛伊在联合国召开的"语言促进和平"论坛上指出,以汉语教学为目的的"孔子学院",对推动语言文化多元性,  相似文献   
5.
彝乡之鹰 2004年27岁的彝族青年佘鲁邓林,5年前从四川省乐山市犍卫师范学校毕业,带着对彝乡教育事业的深切感情,来到大山深处的四川省峨边县勒乌乡马井村小学任教.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在京举行了日本对华文化无偿援助政府换文签字仪式。中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日本驻华特命全权大使阿南惟茂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字。该项援助限额为4820万日元,将提供给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用于购买教学、科研器材,以改善该中心教学、科研和图书信息服务的条件,同时为中国的日本学研究界提供研究和交流的环境。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是由中国教育部与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为促进两国教育文化交流,于1985年9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共同设立的教学及科研机构,目的在于全面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的高层次日语教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