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有老师提出在教温庭筠的《望江南》时,查阅了一些资料,没有看到有关“白蘋洲”的理解,认为“白蘋洲”是什么不太重要。本人查阅了一些材料,发现“白蘋洲”对整首词理解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词。《辞海》释“蘋”:亦称四叶菜、田字草。蕨类植物,多年生浅水草本  相似文献   
3.
有老师提出在教温庭筠的《望江南》时,查阅了一些资料,却没有看到有关“白蒴洲”的理解,认为“白蘋洲”是什么不太重要。  相似文献   
4.
上了不少次的<木兰诗>,每次讲到"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时,总觉得费解."何所思"课文注释为"想什么".问"想什么",女儿偏说"没想什么".前有"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明明肢体语言显露无遗,怎么会"无所思,无所忆"呢?后有"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明明已有"思""忆"的具体内容,又怎么会"无所思,无所忆"呢?因此,只好强作解人,说是木兰搪塞之词.不过"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明明是好事,又何必扭扭捏捏的掩饰呢?  相似文献   
5.
在《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重点赏析末的写景议论部分。的确,最后两句自是天成佳句。可如果认为此仅有佳句而无美篇,那就实在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了。因为本前面的叙事部分看似平淡,实则句句玄机,是全不可分割的部分,其耐人寻味之处,尤需读细细咀嚼,一一体味。[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运用新型的"过程写作教学法"理论来指导写作教学实践,并展开了广泛的教学实践活动."过程写作教学法"是将写作确立为一个循环式的心理认知过程、思维创作过程和社会交互过程的写作教学法.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既是一个对语文教材的发现过程,也是学习者主动介入教材并对其进行重构的过程.在师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欣喜地发现他对于文本的双重价值有着深刻的认识,并试图以"言语"为抓手去解读文章;从"宽度、厚度、力度"三个方面做到短文长教,深入浅出;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有所感悟和思考.本篇教学设计的积极意义在于:对于"教学价值"的把握和实践,对于如何实现"教学价值"的探索,对于文本言语的深入发掘.  相似文献   
8.
课外阅读现状令人堪忧,究其原因是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时“不愿做”“不会做”.因此,要实现课外阅读的大范围有效推进,必须让教师们“必须做”“懂得做”.“课外阅读课程化”,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维度对课外阅读进行系统建构.并以读书会实施策略为抓手,将理念转化为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9.
窗与墙的对     
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窗》是微型小说中的杰作,被选人语版、苏教版初中语教材。  相似文献   
10.
苏轼在诗、词、文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更引入注目的是,他一生坎坷,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