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十月革命胜利,俄国即刻确立了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苏维埃政权。列宁当时对此赞赏有加:“苏维埃是新型的国家机构,……同资产阶级议会制比较起来,这是在民主发展过程中具有全世界历史意义的一大进步。”①因为它采取了和资产阶级议会制的“三权分立”原则相反的、从理论和规范层面上更能体现人民主权的“议行合一”原则。在“议行合一”体制下,立法权和行政权之间的关系是同一的而非多元的,是单向的而非双向的。立法权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可以绝对地、无条件地领导和监督行政权,而行政权却只能完全地无条件地服从于立法权,没有也不允许有抗衡立法权的法律地位、资格、力量和手段。苏维埃制度,得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宪法确认。从理论架构上说,它确实体现了一种全新的国家制度理念,是民主制的最高形式。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外交力量及其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美国通过操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制订所谓的"游戏规则"等各种手段,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大肆扩张,其金融能量渗透到了全球各个角落.美国的金融扩张作为其对外战略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实质在于向全世界推销它的政治价值观,扩展垄断利益,从而建立起以美国为主导的霸权秩序.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注定了它是一个世界性的存在,它以全球化的方式展开自己。资本的这种对效率、利益的无止境的扩张不可避免地培植出另一种异己的力量,即在全球范围内的对资本逻辑的无道德性的"自然"追求的猛烈抨击和对真正自由、平等、幸福理想憧憬的"人文"力量。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酝酿、诞生以及在世界范围特别是在比较落后地区得以广泛传播和成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分娩于全球化,然而,迄今为止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主导使社会主义面临极为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文化问题是列宁晚年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在"政治遗嘱"中更加明显,成为其思想焦点。从人类文化学学科角度分析,列宁在肯定"文化"概念多话语性以及"文化"与"文明"相区别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从隐型层面分析"文化"的内涵、性质及特点;在分析民族传统、文化心理产生的历史根源以及传承、发展中的历时性与共时性特征的同时,尤其重视研究对群体行为深刻而持久的制约性影响;并且提出俄罗斯文化的模式特征及其在十月革命后的总体现状与实质。列宁的这些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类文化学理论。深入研究列宁关于人类文化学的理论,有助于推动人类文化学在中国的发展与构建,对当下中国正面临的执政党自身文化建设以及社会性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方法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换,俄国社会现代转型路径也由此发生了变化。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变迁过程中,俄共(布)“文化力量”的缺失,严重阻碍了苏俄社会制度的实质性的转换和社会文明由传统到现代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