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傅伟雄 《湖南教育》2009,(12):52-52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被清代浦起龙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是在一种很特殊的背景下创作的。唐代宗广德元年正月,延续了七年多的“安史之乱”彻底平息。诗人听到这一喜讯,不禁大喜若狂,一改过去沉郁顿挫、含蓄蕴藉的诗风,以轻快活泼、爽朗奔放的语言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律名作。  相似文献   
2.
孔:四位作为“香港与内地教师交流及协作计划”的成员,和香港的教育,特别是中文科的教学,有着零距离的接触。首先请你们谈一谈,和内地语文学科相比,香港的中文科教学给你们印象最深的不同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3.
傅伟雄 《广西教育》2013,(28):46-47,54
2010年至2012年,笔者到香港参加第七届内地与香港教师交流及协助计划。在此期间,笔者多次观摩香港学校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评估活动。有一次,笔者在一所小学观摩学生“说话”项目的模拟测评。只见学生以三人为一小组,每小组两位考官。小组依次进场,三位学生依序坐好。  相似文献   
4.
2011年底,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稿颁布,各地掀起新一轮学习新课标、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热潮。笔者对课堂教学改革作了一些思考,下面结合人教版五年级课文《学会看病》的教学具体谈几点认识。一、树立两个观念,营建良好氛围当前课改存在模式化、形式化等误区,很多教师未能把握课改的核心价值。课程标准修订稿的核心精神即"以人的全面发展、终生发展和个性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5.
傅伟雄 《教师》2010,(5):124-126
儿童经典诵读正在将文化的种子撒播在孩子的心里.撤播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华秋实,它的作用在不久的将来必会凸现.为这项工程所作出的任何努力.都会使安放我们灵魂的精神家园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6.
傅伟雄 《湖南教育》2008,(10):42-42
一、转轴拨弦三两声——营造氛围,课始入情教师应深钻教材,挖掘激情点,设计最能激发兴趣的导人方式,为即将唱响的主旋律营造一个恰当的氛同,定好情感的基调。能使学生的情感之河泛起涟漪,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心理,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7.
走进香港的校园,我们惊异地发现香港的学生书包很小、很轻。上课时,他们的桌面上只有小小的文具袋——没有教材、没有笔记本!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发下了一张A4纸,就是香港的课堂教学工作纸。事实上,在香港,不管是参加教师专业发展活动,还是深入课堂,或与学生一起外出活动,我们都会看到工作纸,A4纸大小,颜色不一,个性盎然。一、培训用工作纸  相似文献   
8.
傅伟雄 《教师》2013,(19):95-95
长时间来,习作教学过于重视写成的"文",忽视写文的"人"。课程标准修订稿颁布,教育价值取向进一步凸显"以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个性发展为本",习作教学理应减少束缚,让学生率性为文,个性为文。一、懂得写作是一种需要课标修订稿第三学段写作目标提到让学生"懂得写作是一种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实际调查中,教师给了学生太强的任务意识,需要多想办法,才能调动内在需要,使个性化习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