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亚市"双主体两转变六环节"(简称"226")有效教学实验的"六环节"是指情境创设、问题呈现、自学互帮、展学交流、讲解质疑、训练达标。后来,我们将此"六环节"微调改称"六要素"。当时,有的教师对此微调不理解,尖锐地批评我们是在玩文字游戏。实验需要我们认真倾听和回应各种批评的声音。本文试对微调过程所涉及的几个主要问题,做一些必要的梳理、解析,既是与教师做一次有意义的思想交流,也是对此类批评的一个主  相似文献   
2.
问题式复习法,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来组织学生复习的方法。它大体上分五个步骤。现以世界史教材上册《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兴亡》一节(以下简称《法》节)为例分述之。其一,精心设计问题。精心设计问题,是复习法的核心。由于学生的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问而产生的,设问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能否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也往往关系到课堂复习的成败。设计问题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问题提得过浅,一是问题提得过深。过浅,脱口答出,不能激起学生解答兴趣,不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过深,望题莫及,也易使学生失去答题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在五指山市举行的全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大赛中,琼海市加积中学青年教师韩众所上《开创外交新局面》一课获一等奖。以下是本课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具体的教学过程和有关图文略去):  相似文献   
4.
5.
6.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中国历史》(上下册)改革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改变了过去教科书“繁、难、偏、旧”的状况,如果仍然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运作,那么,一堂45分钟的历史课充其量20分钟就可以完成。这就提出了历史教师如何自主整合课程资源等诸多问题。笔仅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7.
傅元根  陈泽海 《海南教育》2011,(11):14-15,28
对中小学教学质量实施监控,是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继2009年之后,三亚市再次实施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体现为以测重评价学习经验、知识积累与运用为主的纸笔测试,在组织上更加严密,在程序更加规范。  相似文献   
8.
2011年11月.在海南省中学历史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上。一位年轻教师所上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辛亥革命》一课,基于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历史标准》)的内容标准,以人带事,补充材料,设计问题,组织教学,特别是她那饱满的教学激情感染着学生参与互动学习,给与会老师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9.
10.
2013年5月4日京华时报讯(记者赵鹏),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政府的法定责任。然而,审计署昨天发布的1185个县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地区片面将办学规模和学校数量作为调整的主要依据,搞简单"撤并"或"一刀切",苦了众多农村娃。布局调整带来部分农村地区学生上学路途变远,交通、寄宿等教育支出相应增加。受就学距离远和负担重影响,一些地区学生实际辍学人数上升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