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想象,是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重新组合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通过想象,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获得深刻的理解,得到创造的乐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条件,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使他们形成乐于想象的习惯。 一、听句子,设计语境 把一个单句按不同的句式、语调录制或口述成有多种含义的句子,让学生听后分辨句子在不同语境中的意思。例如,教师让学生听了“这是老师的钢笔吗”、“这是老师的钢笔呀”、“这是老师的钢笔”等几个句子后,体会句子的语气变化,再想象语境,并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2.
十八年,在时间的长河里犹如白驹过隙,而对毕节四小教师刘倩来说,十八年的教学生涯可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的,其间,不知她倾注了多少热忱和爱心,耗费了多少心血和汗水,那一道道美丽而  相似文献   
3.
欣赏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美术教学中,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能使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又能提高他们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可见,美术欣赏不仅是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而且对德育和智育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实践证明,在欣赏教学中,灵活机动地安排丰富多样的欣赏方式,是提高欣赏效果的好方法。下面扼要介绍几种有效的欣赏方式。一、全面欣赏。这是对某一时期或区域的美术作  相似文献   
4.
贝壳趣闻     
贝壳趣闻现在,人们拾捡贝壳,大多一玩了之。远古时代的中国,贝壳是稀有的宝贵的财物。那时最高贵的礼品、最崇高的奖赏就是一个美丽的贝壳。传说周文王被商纣王投进监狱,为了救出文王,部属们历尽艰险,到海边找到一个大型贝类动物献于商纣玉大庭之上,顿时博得纣王龙...  相似文献   
5.
一般来说,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避免出差错。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故意设置“谬误点”,巧妙“示错”,即把字词写错,把话说错,却有着“曲径通幽”之妙。例如教学《一个苹果》(第九册独立阅读课文),为了使学生学习“怎样选择材料”(本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首先,我就用“示错”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标题与内容的关系,为后面学习选材作好铺垫。新课伊始,我有意去掉“一个”板书课题:苹果。学生当即举手指出少了“一个”,我并没有马上纠正,却微笑着趁势说:“倘若这篇课文的标题换成《苹果》,可以吗?”这一问,可谓“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学生私下争论,我要求他们仔细阅读课文后再回答。几分钟后,安静的教室活跃起来了,我抓住“契机”,让学生来“抢”知识。生:不能删掉“一个”,它是题目中的关键词。师:我认为不是,它只不过表明苹果的数量,标题中有与没有一个样。(我“坚持错误”) 生:这个词强调了苹果之少,我觉得还是不该删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7册第11课《绝句》一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作者以清新活泼的笔触描绘出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景色,情感含而不露,韵味质朴而隽永,如果从审美的角度去分析它,那么其中具有三种突出的“美”: 一、和谐的色彩美清代诗评家施扑华曾评说杜甫的景物诗善“着色”,此话不假。杜甫写诗喜用调和色,笔法明快而轻柔,色调鲜艳而高雅,使人读其诗犹如欣赏一幅雅淡滋润的水彩画。在《绝句》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几笔疏疏的翠绿中缀两撇黄  相似文献   
7.
朗读是小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训练项目之一,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发展思维、激发情感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把比较法引进朗读训练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一、删减词语,进行比较朗读指导朗读时,在不影响语句通顺的情况下,删减一些准确、传神的词句,让学生在比较朗读中去探究课文的内蕴。《一个降落伞包》中有这样一段:“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  相似文献   
8.
《林海》(六年制小语第十二册14课)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作品。文章用词准确,修辞精当,其中主要运用了比喻(缩喻、连喻、诘喻、倒喻)、排比、拟人、反问、抠字、谐解等六种修辞方法。下面试举数例: 1.“林海”——本文中先后三次提到这个词,其实它是一个简缩的比喻。作者运用“缩喻”把大兴安岭浩瀚无际的山林喻为“海”,笔墨经济而意蕴深厚,不仅缩小了人们对大兴安岭森林在感性认识上的距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笔者走访了几所城乡小学,发现学生单元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使用的试卷都是“外来货”(一些单位为创收而编印的试卷)。不少教师上了一个学期的课,没有命过一套试题。用他们的话来说,教师工作比较辛苦,有“现存饭”,何乐而不“吃”? 事实表明,从一套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命题者对教材大纲的钻研程度,对相应的语文知识点面的掌握情况,以及教学思想的新旧之别。根据教材内容命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试题,是每位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