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典型人物是指最具代表性的人,也就是指那些能够给人以教育、引导、鼓舞和启迪的、具有鲜明时代和个性特征的人。新闻媒体推出的许多重大先进典型人物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特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一个历史时期的缩影。典型人物报道的目的是用典型人物的精神激发人们的斗志,用典型人物的先进思想启迪人们的头脑,用典型人物的高尚道德去规范人们的行为,陶冶人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2.
“逆反心理”也称“反悖心理”,是人们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背道而驰的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泛指人们对已有的关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结论、判断,进行反方向的思维,产生动摇、怀疑,进行反思,甚至持否定态度,得出与原结论相反的结论、观点,做出相反的行动。  相似文献   
3.
翻开1999年高考试卷,不难发现基础知识仍是考查的重点,而直接或间接来源于课本的试题更是多处可见.  相似文献   
4.
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全国卷(Ⅰ)20题:原题一位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向上起跳,经Δt时间,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速度为v。在此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英国传播学者S.Splichal和C.Sparks在考察22个国家的新闻教育之后,提出21世纪的传播人才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修养: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备的判断;三种才能:清晰准备的写作才能、传播才能和创造才能。在我看来,四个方面的修养和三种才能,其中最最重要的是广博的知识即深厚的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6.
兰强 《传媒》2013,(2):42-43
公信力是媒体生存发展的基础,它是媒体在受众与社会中长期形成的美誉度、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是衡量媒体对受众的亲和力、感召力及其传播竞争力和舆论引导力的重要指标.当前新闻界轰轰烈烈开展的"改文风、树新风"活动,其终极目标亦为提升媒体的公信力,从而巩固在新传播格局下主流媒体的地位.长期以来,由于部分报道违反了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等原则,导致党报的公信力有所下降.要巩固和提升党报的地位和功能,必须大力改进新闻报道,捍卫和提高党报公信力. 造成党报公信力下降的原因大致表现为五个方面:一是少数记者道德滑坡,唯发稿、唯眼球是图,混淆视听,误导读者;二是在与新兴媒体的竞争中,自身经营窘迫,以"新闻"挟"广告",你不投广告,就夸大你的缺点,编你的负面报道,搞虚假新闻;三是媒体商战中被他方利用,做了别人打击竞争对手的"枪手""棋子",搞有偿报道;四是初衷正确,但工作态度漂浮,采编作风不扎实,求证不深入,以至关键的数据甚至主体内容失实;五是在媒体多极化格局中,来不及做好传统业务转型升级工作,却乐做"剪网"高手,直接下载网上内容为我所用.由于上述种种问题,读者自然对党报报道有了负面印象,进而对党报公信力产生怀疑.  相似文献   
7.
根据民政部门发布的统计资料,2006年全国自然灾害受灾种类多,灾害发生时间早、发生频率高、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触目惊心的权威数字表明,我国正遭受自2001年以来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损失。福建闽东地处东南沿海,自5月份以来,先后经历多次较大规模洪涝、台风灾害袭击,特别是8月10日在宁德市霞浦到福鼎一带沿海登陆的超强台风“桑美”,中心最大风力高达17级,是新中国成立后登陆大陆的最强台风。肆虐的台风过处,山洪暴发、房屋倒塌、通讯中断、道路损坏、人员伤亡惨重……  相似文献   
8.
兰强  孙小丽 《文教资料》2006,(4):106-107
中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的现状尴尬,问题颇多。此文就目前中职教育文化课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