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政府绩效评估作公共管理重要工具之一,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领域,被誉为政府官员手中"最有效的管理工具"。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已在我国各级政府大量地展开,但理论研究稍显滞后,主要表现为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本土化研究相对较弱、理论研究较多实证分析较少、逻辑实证主义方法应用较少、研究资助力度不够等问题,需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本土研究、注重运用逻辑经验主义研究方法、加强政府绩效评估元理论研究等几个方面对中国政府绩效评估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对俄国工业化发展历程的论述作为主线,通过俄国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及表现特征,看出俄国工业发展的脉络,从小商品生产到工场手工业,最后发展到大机器工业,探寻工业化发展历程的普遍规律,进而揭示工业发展历程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3.
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标尺,民族地区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是社会的进步,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规律。现代生活方式是社会化大生产背景下的产物,物质生活的富裕往往造成了人文精神和人类自身的迷失,严重的影响到当下年轻人精神与自控能力。民族地区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怎样适应现代生活方式是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林彪路线”是“文革”后期普遍采用的一个习惯用语,是对林彪为代表的反党集团在“文革”中所推行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总称。“林彪路线”具有公开的一套路线和暗中的一套路线。其公开的一套路线的特点是极力迎合所谓毛泽东的革命路线,利用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左”倾错误,把这一路线推向极端。其暗中的一套路线则是林彪在实现篡党夺权以后准备实行的一套路线,因而这是一条未及全部实行的路线,是林彪准备施政的腹案。前者是林彪篡党夺权的手段,后者是他篡党夺权后准备实行的路线。“林彪路线”的两面性从反面证明“文化大革命”的破产是必然的,“林彪路线”的破产也起到了唤醒民众的作用,预示着“文革”必然破产的命运。  相似文献   
5.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在多元化背景下,如何应对新形势的变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高校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建立理想信念教育体系;以网络为载体,创新理想信念教育;以先进形象为典型,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6.
“林彪事件”后,对于“林彪事件”是“左”还是右,毛泽东和周恩来存在不同的看法.周恩来认为是“左”,而毛泽东认为“林彪事件”暴露了其极右实质.党内高层对“林彪事件”实质认识的不同,使周思来纠“左”努力受挫,“文化大革命”又持续了5年.  相似文献   
7.
中唐时期著名诗僧皎然的诗论主张"作用"说意指诗人创造性的艺术构思活动。"作用"说是皎然诗学理论中一个核心概念范畴,涵盖了诗人进行诗歌创作时所关涉到的内容主旨与艺术形式两个方面的内容。"作用"说统摄了皎然"明势"、"明四声"及"取境"等相关的诗论主张。诗歌中有无"作用"是皎然评点历代诗歌得失的一个重要标准,皎然以"作用"说来描述历代诗歌发展演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