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李宗科辛勤笔耕多年,在经历了坚持不懈的艰苦创作之后,终于在2004年出版了杂文集《不说白不说》,成为了文学桂军的一块新基石,丰富了广西文学创作的园地,为广西的文学创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高职高专院校"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文本"与"人本"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阐释与解读,充分展示自身独特的教学魅力。教学使用的文本既要让学生喜爱与珍惜,更要让教师从中获得教学的热情与灵感。学生要采用多种方式去阅读文本,享受阅读的快乐,与老师共同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特点及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大学中文系通常以培养中学语文教师为主,同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适合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文员秘书等其他职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要求学生整体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把握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能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经典作品进行较深入的分析、鉴赏和评价,能对当下文学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4.
李宗科辛勤笔耕多年,在经历了坚持不懈的艰苦创作之后,终予在2004年出版了杂文集《不说自不说》,成为了文学桂军的一块新基石,丰富了广西文学创作的园地,为广西的文学创作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季羡林是一位善于创造散文意境的作家,他的散文意境显示出“淡”而“雅”的特征。由于季羡林散文的题材内容的不同,其散文的意境构造也有所不同。首先,他在散文的意境构造中力避内容上的虚假和感情上的矫情,不但注重真情与真景的融入,而且特别的真实与真诚。其次,季羡林在散文意境的营造中还注重生命的情调贯注,这使他的散文具有充满鲜活生命力的情景世界。第三,季羡林在散文创作中的意境创造中,除了真实与真诚,有生命情调的贯注外,而且还注意营造有灵趣的意境。  相似文献   
6.
在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其在中国当代文学教材中的地位值得重新思考和定位。莫言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乃至世界当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如何进行当代文学的教材编写及在教材改编滞后的情况下如何讲解莫言及其作品是当代高校文学课程教学改革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作家向延斌的散文集《红枫树下的呢喃》以家乡作为情感的抒发点,描绘广西来宾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书写来宾特色的民族文化,来宾特色的美食与方言俚语。他以深刻的目光反思当下城市生活,寻找内心向往最初的原生态的世界,走上返回心灵故乡之路,完成了一部具有广西桂中地区特色的散文作品。  相似文献   
8.
莫言在小说《蛙》中植入了别具特色的山东高密东北乡的地方文化与民风民俗。人物的取名、关于"蛙"的传说与象征以及书中描述的民间艺人捏泥娃娃的高超技艺等地方文化的植入一方面暗示了书中人物命运,刻画了人物精神与心灵,另一方面为小说增添了民族特色,丰富了小说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