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2.
3.
4.
谢月兆是南齐时期重要作家,“永明体”代表诗人。但是,近四十年来,对谢月兆的研究是相当不够的。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将谢月兆生平事迹及其文学创作情况钩辑得充分些,展示得全面些,同时,也注意把谢月兆放到中国文学史和南朝齐、梁文学现状的背景下进行考察,以便更清楚地认识、了解谢月兆  相似文献   
5.
《随园诗话》包括《补遗》共二十六卷,是清中叶著名诗人兼文学评论家袁枚论诗的主要著作。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乾隆四年进士,曾任溧水、沐阳、江宁等县知县,三十三岁时辞官归隐,卜居于江宁小仓山,号随园,崇饰池馆,自是优游其中者五十年。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老人。袁枚以诗文名于当时,交游甚广,世称随园先生。 袁枚诗论的主要观点是“性灵说”,主张在创作中讲性情,求自然,著自我,反对格调说,也反对盲目摹仿古人,分门别派,相互诋毁。对当时流行的厚古薄今尤其是在诗文创作中独尊杜甫、韩愈的观念,袁枚是坚决反对的,并就此提出了许多批评意见。特别是他在对杜甫的评价方面,极富个性,不但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即使对我们今天研究、学习  相似文献   
6.
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评纳兰性德词颇重其自然而无雕饰的特点,有“一洗雕虫篆刻之讥”之论;王国维《人间词话》亦认为纳兰词“纯任性灵,一尘不染。”作为“国初第一词人”,其三百多篇词作之所以三百多年来传唱不衰,魅力依旧,其原因即在于他用情至真至深,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天然清新、毫无雕饰而又略带凄惋的艺术风格。 一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满州正黄旗人,生于清顺治十二年(1655)十二月。乌衣公子,少年科第,十八岁顺天乡试中式,次年会试连捷,只是因病未赴殿试;至康熙十五年二十二岁时补殿试为二甲第七名进士,被清圣祖授三等侍卫,后又晋一等。正当其仕宦风流、且正当青年之际,不幸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下旬突得寒疾,七日不汗而死,时年仅三十一岁。 纳兰性德词自小即深受《花间》影响,后也以词名家。这一节正不可等闲看过。《花间》的一大特色即是情语缠绵、纤弱如水。这对于性德性格形成,很可能有一定影响。他说:“少知操觚,即爱《花间》致语,以其言情而入微,且音调铿锵,自然协律”(《与梁药亭书》)。他又有一首《虞美人》致其好友顾贞观云:“凭君科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  相似文献   
7.
8.
9.
谢朓是继谢灵运之后的又一位著名山水诗人,其山水诗创作深受后者的影响。但是,谢朓诗才高明,能在继承灵运的基础上,融汇自己的个性、经历和时代精神,既学习前人,又有所超越。尤其是其诗自觉运用声律,对句整齐,体式严格,体现了永明体的诗风,又能挣脱以诗谈玄说佛的束缚,独具清婉流美之风格,对后代山水诗创作亦产生了久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