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信息传播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丰湖书院是晚近岭南名儒梁鼎芬书院掌教生涯的开始,也是他毕生从事藏书事业的起点.由于梁鼎芬孜孜不倦的努力和广东学林的支持,丰湖书藏以比较完备的图书制度、丰富的文集和地方志、开放式借阅以及公众式管理模式在广东书院中独树一帜.丰湖书藏不仅对惠州地方文风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而且也成为研究近代中国图书馆史的重要文化参考.  相似文献   
2.
面对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国家形势,在国民政府的邀请与鼓励之下,外交史研究领域巨擘蒋廷黻出任驻苏大使。然而,实任驻苏大使的经历对于蒋廷黻而言则是一段不愉快的外交体验。究其原因,既有自身外交经验的欠缺,亦有国内国际局势的掣肘。蒋廷黻从事外交是当时国民政府学人从政的一个缩影,一定意义上反映了同时代知识分子的政治生涯。  相似文献   
3.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拟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调整,北洋政府、参议院、地方政府、社会舆论等对此进行广泛的讨论。讨论中达成一致意见的是减少前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层级,分歧是废省存道抑或废道存省。经过两年多的酝酿讨论,北洋政府于1914年5月以法令的形式,宣布地方设立省、道、县三级行政制度。  相似文献   
4.
于成龙由于其一贯坚持洁己廉政的处世态度而因政绩卓越身居两江总督之要职. 在这段时期内,于成龙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对两江腐败吏治的规范与建设,对两江奢靡风气的整治与变易以及重视两江地区的文化教育三个方面.于成龙在两江总督任上的突出贡献,是其践行儒家 "三不朽"的人生理想的写照.  相似文献   
5.
冀满红  金平 《历史教学》2002,23(6):30-34
昭信股票的发行是近代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清政府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制度,在中国试行公债制度,企图用这种措施解决它所面临着的严重财政危机.由于发行市场、体制缺陷、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这次公债的发行并不十分成功.尽管如此,由于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财政观念和财政制度,对中国的封建财政制度给予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应当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与其他谘议局相比,顺直谘议局在清末筹备立宪活动中表现出了较强的稳健性。它坚持严格遵守《谘议局章程》,虽然与行政官厅也有矛盾,但从未采取停议和解散的过激行为,同时对其他谘议局的过激行为给予劝解。究其原因,主要是清末直隶地区官绅之间的关系相对协调,顺直谘议局与行政官厅的矛盾较小。  相似文献   
7.
在清末筹备立宪的过程中,全国各省陆续成立了咨议局。咨议局是省议会的“预备”,也就是省一级立法机构的雏形。由于机构的立法性质使然,各省咨议局在成立之后都进行了积极的活动,程度不一地推动了清末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直隶于1909年10月14日成立了咨议局,在咨议局筹备期间和成立初期都被称为直隶咨议局,1910年10月在召开二次常年会前取得了对直隶境内的两个特别行政区——顺天府和热河都统辖区的行政审议权之后,  相似文献   
8.
广东谘议局成立后,在清末广东的预备立宪活动中积极开展工作,推动新政措施的实施,革除旧弊陋习,表现得异常活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末广东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特别是在当时引起全国轰动的禁赌事件中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就广东谘议局与禁赌问题做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昭信股票的发行是近代中西化碰撞的结果。清政府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制度,在中国试行公债制度,企图用这种措施解决它所面临着的严重财政危机。由于发行市场、体制缺陷、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原因,这次公债的发行并不十分成功。尽管如此,由于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财政观念和财政制度,对中国的封建财政制度给予了巨大的冲击,因此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应当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北洋军阀统治的17年间,军阀混战、割据一方、政局动荡、民不聊生构成了一幅残破不堪的社会图景,北洋军阀的政治统治也在历史上写下了黑暗的一幕。这一时期连绵不绝、遍布各地的兵变就是社会动荡、政局不稳的一个突出表现。所谓兵变,就是军队的哗变、骚乱和起事,是士兵在内外因素的促成下进行的单纯的军事冒险行为。据加拿大学者陈志让教授收集的资料统计,1908年一1936年间有300次兵变,而其中1919-1929年间就有206次,占69%。这10年间又以1919-1921年的68次和1926-1929年的84次为兵变的两个高潮。①每次兵变参加人数在数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