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1.
从发声生理学方面,论述了歌唱的声源,呼吸与共鸣,阐明了掌握一定生理声学知识,对我们科学,合理地使用发声器官,避免发生喉病,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浪漫主义乐派产生于十八世纪后半叶、十九世纪初.这时正值欧洲资产阶级民主和民主革命兴起,后遭到封建反动统治者镇压,陷入困境,浪漫主义思潮就是在这种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下产生的.一方面它反映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以平等、自由、独立、博爱为思想基础,对于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另一方面反映了在文艺领域作家艺术家以厌世哲学为要求;迴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沉醉在个人的世界中,向往着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于是首先在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和强烈民族意识相结合的作品,率先开创了浪漫主义创作风格.在它的影响下,也迎来了音乐艺术浪漫主义创作的春天.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实施音乐的德育功能,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在音乐教学中全面展现出来,应当是我们长期探讨的课题.一、从心理学角度上,加强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音乐教育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本人通过多年钢琴教学,发现学习者存在一些通病,应引起重视,否则会影响学生今后音乐方面的发展。一、读谱不准确1.不严格按谱上的指法去练。谱上的指法是根据人的自然生理条件科学地制定的,以便能顺利、通畅地弹奏,学生不按指法练,会破坏音乐的完整性。2.不注意休止符。不能认为休止符是运动的中止,而是暂时的沉默或音响的间歇,它和音符同等重要。3.关于打拍子的问题,许多学生没有用手打拍子或心里数拍子的习惯,这是错误的。就如同乐队没有指挥,因而节奏很难做到弹的准确而精确,忽快忽慢,跌跌撞撞,使听者感到极不舒服,七…  相似文献   
5.
浅论民族声乐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声乐教学一要突显民族“味儿”;二要声音训练系统的规范科学;三要坚持以真为美,做到真情、真心、真实、真诚地歌唱.在民族声乐教学过程中三方面的教学内容相互融通、相互渗透,同步发展,方能取得民族声乐教学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声情并茂与声乐艺术美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声和情是歌唱艺术两个最基本的要素,声情并茂指的是歌唱艺术中声音和感情的饱满和谐.只有这样,才能使歌唱达到完美的境界,激发起听众强烈的共鸣,产生感人肺腑的艺术效果.声乐是用歌声来表情达意,然而声乐艺术中的情来源于现实生活的激发,它们之间有着血脉相通,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公共合唱训练教学中有意识地选用新疆民族风格歌曲,使学生初步感受、了解新疆民族音乐之美、多声部合唱艺术之美,并可掌握合唱歌曲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此举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音乐艺术素养,而且也利于对新疆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相似文献   
8.
哈萨克人罕见的爱马情怀,使其形成了独特的草原音乐文化.骏马是哈萨克族民歌永恒的主题.哈萨克族民歌中的骏马形象与音乐声象,不仅丰富了哈萨克族民歌的内涵,使哈萨克族民歌独具特色,也形成了哈萨克族民歌独特的演唱形式、技巧与声音.  相似文献   
9.
歌曲《绒花》是电影《小花》插曲.歌曲情感直朴、率真,音乐材料简约,音乐形象鲜活.主要采用了以中国五声调式为框架的七声民族清乐调式和雅乐调式交替.歌曲两个乐段均采用了同主音民族调式交替,又有西洋曲式结构特征,有着浓郁的中国民族风格与韵味.歌曲在电影特定场景中恰到好处地出现,突出表现了女主人翁何翠姑坚毅、高尚的品格和勇于献身的美好心灵,也极大地渲染和提升了影片的气氛和内涵,对剧情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