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燕子善飞,妇ru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人们常常可以看见它们矫健灵活的身影。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倏忽地来个180&;#176;大转弯,或者翼不振,  相似文献   
2.
成语是文人雅士对名言典故的高度概括,多用四字格,雅致凝练,一般用于书面语;而俗语是从民间口语中提炼出来的,生动俚俗,多用于口语中。在一般文章(或文学作品)中,议论、叙述、描写时多用成语,而人物对话里会选用俗语。有时,同一件事或同一个语意,往往成语是一种说法,俗语又是另一种说法,这样就形成了同义的成语与俗语。你能根据下列俗语写出同义的成语吗?1.你走你的阳光道,我走我的独木桥——2.脑袋搬家——3.临上轿现扎耳朵眼儿——4.跳进黄河也洗不清——5.人心不足蛇吞象——6.鸡蛋碰石头——7.脱裤子放屁——8.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9.…  相似文献   
3.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中一种特殊的课文体例,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再现古诗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经历等,从而编写成的一个个生动活泼、语言优美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4.
正那天,学校迎接上级检查,要求教师准备一节精品课,要体现当下的"建构式生态课堂"理念。正好学到了《石榴》一文第一课时,我把专用教室的实物投影仪搬到教室里,想好好展示一下学生的写字成果。结果没抽到听课。我按照事先设计的思路开始授课。用谜语引出"石榴",出示石榴图片。"哇,石榴,太好吃了。"教室里一片咂嘴声。"是啊,石榴的味道美极了。我们也应该把课题‘石榴’二字写好。"我板书课  相似文献   
5.
春天的心     
①春天的心活在春天人的身体里。②春天的心是活跃的,生气蓬勃的,充满了活着的力量。春天使人爱生活:______,桃花的骨朵,柳枝的嫩芽,牛毛似的小雨帘子般的挂着,一切都美。生活本身是可爱的呀。______,池水的(A)像低唱一首甜蜜的恋歌,晨鸟的(B)像喁喁的情话,远处的孩子们唱了:青草生/花儿红/斜织细雨里/老牛驮着牧童……③这嘹亮的歌声使春天的心朦胧了,沉醉了。④______,翘起鼻子,刚下完雨的潮湿气息,钻进你的鼻孔,使你的心痒痒的。玩吧,跳吧,高唱吧,舞蹈吧,暂时忘掉了你的痛苦。我们都是小孩子,应该有小孩子的心,而小孩子的心便是春天的心…  相似文献   
6.
有人向世界歌坛的超级巨星卢卡诺·帕瓦罗蒂讨教成功的秘诀,他每次都提到自己父亲的一句话。师范院校毕业之际,痴迷音乐并有相当素养的帕瓦罗蒂问父亲:“我是当教师呢,还是做歌唱家?”其父回答说:“如果你想同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中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  相似文献   
7.
在巴西待久了,笔者发现当地人的一些饮食习惯与中国大相径庭,颇具"传奇"色彩。对于善用嗑瓜子打发时光的中国人来说,吃瓜子吐皮是个不言自明的常识,可是到了巴西人那里,就一定得把嗑瓜子的方法说清楚才行。因为在南美洲,葵花子作为太阳的象征而身价倍增,有些巴西人一辈子都没嗑  相似文献   
8.
父亲的遗产     
在他15岁时,母亲成了父亲家族里的公敌。这源于一份遗产,是用父亲的命换来的。那年夏天,赶集回来的父亲,路过一座水库时发现一辆正在下沉的面包车,父亲想都没想就跳了下去,他救出车后排的一对母子后,又返回去救驾驶员,却再也没上来……办完丧事后不久的一个晚上,叔叔搀扶着依然沉浸在丧子之痛中的奶奶来到他家。叔叔说了很多,意思只有一个:让那  相似文献   
9.
一、“量”的考查。这类题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提供一个情境,考查学生成语的积累。例1 按成语接龙的形式,另写出三个成语。石破天惊:__________ _____ (2003年湖北荆门题) 解说:这是一道考查成语积累的好题,以“惊”字开头的  相似文献   
10.
最近听了一节《伯牙绝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5课)的古文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朗读课文,理解文意,学得很扎实。临下课前,该教师设置了一个"课外拓展,升华情感"的环节:悲痛欲绝的伯牙,在子期墓前,写下了一首短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掊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然而,这"三尺瑶琴"就该死吗?就该为子期死吗?这琴该摔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