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1.
高校科研型人力资源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错位能诱发科研活动的脉冲现象、激励功能失调,形成道德风险。而规避道德风险应使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相结合,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长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整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人员和三所重点高校师生核心期刊论文发表及论(编)著主要参与人员的职称、学历和年龄进行抽样分析,论证得出高校科研型核心人力资源的结构格局:高职称、高学历和35-50岁教学科研群体的"交集"区域,这为高校科研核心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提供了坚实的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理性评析与展望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包括用人和分配两个方面,“聘任制”已成为高校用人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在分配方面,岗位津贴和业绩津贴逐渐成为高校校内津贴分配的主要形式。尽管新时期的高校薪酬改革较好地配合了教师聘任制,激励效果明显,但也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之处。通过薪酬的分类实施、合理的参照体系、弹性化考核以及职业淘汰与保护等改进,无疑会对教师的未来行为具有更大的引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当前不尽合理的薪酬分配制度会导致公平感不足与激励失调,形成核心人力资源的显性流失,成为逆向选择在高校的主要表现形式.高校通过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和制定合理的薪酬水平,可以达到薪酬分配的外部公平、内部公平、长期公平和激励效用最大化,进而实现高校核心人力资源数量稳定、质量提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