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2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学组织变革是现代大学发展的基本形式,其中大学组织主体的变革是关键。我国公立大学组织的变革正处于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从这一宏观背景出发,对我国公立大学主体进行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把握我国公立大学组织变革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建立科学的现代大学制度,进一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纪律规范是高等学校存在所必需的共同道德,纪律处分是纪律规范在实践中发生效力的强制措施。高校学生纪律处分纠纷的产生根源是学生对纪律处分不服,但是纪律处分正确与否并不是导致纠纷的前提,只要有纪律处分,有允许纪律处分纠纷发生的社会机制,就会有发生纠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进入新世纪,我省农业和农村工作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来看,农民科技素质低下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加强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权利仍然集中在中央一级,因此,引发了省级政府参与质量保障的积极性不高、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活动的实效性差、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运行不畅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按照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协调两级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配置。具体策略是加强立法,明晰中央与地方政府各自的权责;转变中央政府的管理职能,建设集权适当、分权适度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5.
教育督导方式以教育督导为实践边界和顶层遵循,是教育督导观念与行为的载体和外部表现形式。教育督导场域作为通过“中介”推动教育督导方式创新的外部“作用力”,其主体资本、权力不平等所形成的动力机制倒逼教育督导方式适配性的提升,督导对象的动态延伸与拓展延展了教育督导方式创新的空间,行动者角色多重耦合推进了教育督导方式创新的体系化。信息手段赋能的信息技术式教育督导、主体与功能融合的融合式教育督导和多重教育督导方式协同的生态式教育督导,是重塑教育督导场域惯习、延伸教育督导场域边界、增强教育督导场域协调、有效加快推进教育督导方式创新、提升教育督导效能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6.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创新是大学学术生命的制度性载体,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研究室制度的优越性在与传统的大学基层组织形式进行制度的多维比对,以分析观念与制度变迁的关系为主线,借助制度的驱动性要素、教授角色的现代反思与重建、学术权力的合法化提升和现代大学制度的视域进行制度化改革趋向分析,并对制度创新的动因进行解构。  相似文献   
7.
当前党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标志着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走向的根本转变。  相似文献   
8.
高校特困生解困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高校特困生解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既有国家解困措施方面的原因,也有高校特困生自身方面的原因.该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特困学生解困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以中专学历教育为主的农广校的办学模式,已适应不了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需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提高农村劳动素质为已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内容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