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0篇
科学研究   4篇
文化理论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7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赋,最早是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出现的。春秋时卜商的《毛诗·大序》中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周礼·春宫·大师》郑玄注:“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卷一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称六  相似文献   
2.
学缘于思,思源于疑.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引疑法,会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赋,最早是作为一种文学表现手法出现的。春秋时卜商的《毛诗·大序》中说:“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周礼·春宫·大师》郏玄注:“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唐代孔颖达在《毛诗正义》卷一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冯殿元 《文教资料》2007,(12):134-135
我们当老师的,心理感觉最好的时候,就是学生们都听你的话。可当学生一旦“出格”或数次“出格”后,老师的面孔就会晴转阴,不得不违背孔子之道——诛“宰予昼寝”了。这些出格的学生就是人们常说的后进生。  相似文献   
5.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是一个老话题,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语文'里面有个'语'字,如何听他人的话,如何好好地说自己的话,正是语文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的."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听说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听说方式为传递信息,进行交际的需要越来越强化,范围越来越扩大,作用越来越显著,要求越来越提高".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是一个老话题,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语文’里面有个‘语’字,如何听他人的话,如何好好地说自己的话,正是语文教师应当教会学生的。"这就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听  相似文献   
7.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对他的学生莫泊桑曾说过这样的话:“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其他类似的却很多。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强调:“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一。不能忽视对必要的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其中的“接受”应理解为是在“精讲”基础上的“接受”,“传授”应理解为是在“精讲”基础上的“传授”,这是本文要重点探讨的问题。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精讲的‘精’,是质量概念,不是数量概念。精讲这个问题,主要是由于教白话文才产生的。……当老师应当会‘言传’,就是说给学生一点启发,让他们体味得更好一些。  相似文献   
9.
199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云南、海南)语文试题,总的来说,试卷本身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反复推敲之后,就觉得有不尽完美之处了。那就是关于汉字的笔顺(起笔)问题,对此,施正宇先生在《新编汉字津梁·汉字的笔画和笔顺》一文中说:“笔画是构成汉字形体的最小单位,例如,人,是由‘丿’和‘乀’两  相似文献   
10.
冯殿元 《文教资料》2008,(4):109-111
比仅仅积累知识更有效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各种概念和结论产生创造性的发现,以及发展他们的思想过程与协作性的学习技能,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就是实施反思教学.通过反思教学,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可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