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列宁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现直接过渡思想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列宁实行了部分恢复小农生产和资本主义的新经济政策的改革,对社会主义进行了再认识并取得重大成果.半个世纪之后,社会主义中国也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开始了宏大的改革工程.在中国改革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则是当今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宝贵财富.中国的改革和列宁的改革在起点、内容、成效、主观性、指导思想方面都是不尽相同的.通过对两次改革的比较分析,可以总结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的基本经验: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配套改革,坚持对外开放;必须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必须保持政策的连贯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崭新的事业,毛泽东提出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要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反对关起门来搞建设。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有局限性,但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是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在十年建设时期,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概念,阐明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过程的阶段性和长期性规律,但在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模式上存在着失误,在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准问题上重生产关系轻生产力,他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人民公社,忽视生产社会化。邓小平纠正了这一目标模式上的空想性错误,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提出了社会主义优势论和本质论,制定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毛泽东提出商品生产工具论,但却不适当地强调限制资产阶级法权,邓小平剔除了这一经济思想中的个别误区,提出了市场经济手段论;毛泽东创立了社会主义矛盾动力学说,却未能提出新的路子,邓小平创立了社会主义改革动力论,形成了以体制改革形式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国防建设是国家安全与经济建设的基本保证。加强国防建设是为了自卫 ,维护世界和平。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服从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江泽民的国防建设思想对于我国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提高国防、军队建设的整体功能 ,加强国防科研、军民兼容程度都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