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7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杨绛先生的字里行间所流露出来的,依然是那种自然与纯粹:纯粹的探寻,纯粹的心境,纯粹的生命存在,纯粹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2.
如何走出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困惑?笔者认为:从实施唤醒教育入手,深入学生的心灵之境,运用由内而外的激励手段,唤醒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学会体验与思考,进而唤醒学生的创造意识,或许是一条更为贴近教学规律的解决问题之道。  相似文献   
3.
所有的故事都让人感受到人性的美丽、悲哀或是挣扎,留在索索心中的是沉甸甸的思索和永久的回味。或许,这就是伊沙选择儿童视角叙述的高明之处,这独特的叙述情绪反倒让读者觉得更有情趣和意味。2007年上半年十大坏书榜上,伊沙的《中国往事》榜上有名。并列其中的还有王朔的《我的千岁寒》、王晓方的《驻京办主任》、毕淑敏的《女心理师》(下)等。在我看来,把《中国往事》列为坏书,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此书的内容并非当下风行的谋杀、悬念、食色和婚外恋等等,语言还是老老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育是一种唤醒的过程.考试作为教育过程的延伸,自然也被赋予了唤醒的功能.新课改以来,中考命题从内容到形式都在逐渐改变原先那种冷冰冰的面孔,变得更加富有人文性,注重唤醒学生的内在体验和生命潜能.  相似文献   
5.
语文新课程的实施要以"学"为主,要把实施的重心由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为此,语文教学要注重向生活的回归,重视学生的体验,解放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唤醒教育是解放学生内部力量,促使其生命意识觉醒,进而实现个体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德国文化教育学派代表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之根。”“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唤醒教育揭示了教育的真正本质在于唤醒与建构。语文教育中的解读活动,与唤醒教育有着深层的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的生命均被唤醒,创造力彰显的课堂。课程改革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以下一些问题仍然多多少少地存在:一是脱离学生。教师自己激情飞扬、滔滔不绝,把讲台当成表演的舞台,不考虑学生的需要与感受,仅仅是为了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二是脱离文本。这方面比较常见的表现就是教师以自己的阐释和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或者以多媒体画面来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三是缺乏活动。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只是充当教参的传声筒和知识的搬运工,或进行形式主义的无效讨论,方式  相似文献   
8.
全篇充斥着一种博弈的劲头——精神的坚守与人性的放纵。自古以来,知识分子或者自诩为文化才子的男人们的心底永存着一个美丽的梦——与绝色奇情的女子演绎出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从《聊斋  相似文献   
9.
对于我这个年轻编辑来说,初见王蒙仿佛是虚惊一场,全副武装而来,拿出十足的勇气(或说底气)来面对他,却每每被他轻而易举地给卸去了盔甲,不由自主地尊敬他、亲近他、关心他,并且心甘情愿地折服于他那融化在浓浓的人情味里的大智慧。  相似文献   
10.
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唤醒教育是建立在“以人为本”基础上的促使人全面觉醒进而实现自我生命自由自觉建构的教育过程,具有生命性、意义性、立体性和过程性等特征。唤醒教育与语文新课程紧密相连。在语文课程改革中,唤醒树人意识、文化意识、生命意识和课堂情绪,构建全新的语文课程价值观、文化观、生态观和学习观是当前语文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实现以学为主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