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涌现出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为了总结过去20年(2000—2019)虚拟现实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发现和发展趋势,文章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选取了以EBSCO数据库为主的60篇高质量实证研究,对论文内容进行深度阅读并从研究情境、技术特性、教学设计和效果评价四个维度开展编码分析.研究表明虚拟现实技术在基础教育的应用周期较短,且多在半沉浸式VR学习环境中开展,头戴式显示器的使用近十年来有较大提升.此外,VR环境中的学习过程缺乏必要的教学指导,教学评价仍沿用传统评价方式,教学策略不分学段均以探究式学习为主,且只有少数文献汇报了教学效果的效应量.基于综述结果,文章提出了在基础教育中有效开展虚拟现实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虚拟现实(VR)的沉浸感会影响用户感知到的存在感、认知负荷和情绪等,进而促进或阻碍学习。已有文献中沉浸感对于学习结果影响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其作用机制也没有得到充分探讨。研究基于沉浸感相关的研究,在消防安全教育中控制沉浸感水平(沉浸式VR体验和桌面式VR视频),通过知识测试和量表的形式测量了128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即时知识保留和延时知识保留)、认知负荷、情绪(效价和唤醒)、存在感和学习动机。研究发现:(1)沉浸式VR体验更有利于激发高唤醒的积极情绪,提高存在感和学习动机,但在认知负荷、知识的即时保留和长时保留方面与桌面式VR视频无显著差异。(2)情绪效价、存在感和学习动机在沉浸感影响学习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研究结论揭示了VR环境中沉浸感对学习的作用机制,对VR技术课堂教育应用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