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12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揠苗助长》(苏教版第六册)的教学临近,同年级组的老师按以往的惯例在一起进行交流。陈老师:《揠苗助长》我不准备教。这么短的课文,对四年级孩子来说,自学并不是难事。而且,他们连寓意也说得头头是道呢。李老师:是的,我也这么认为。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就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么浅显的一篇课文,一读即懂,  相似文献   
2.
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重视积累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优秀传统。所谓"厚积而薄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组织好课外阅读是落实语言积累的重要条件。《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1-6)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阅读数量之大,前所未有。这些规定为加强课外阅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同样一句话,如果用上不同的标点符号就会有不同的意思.可是,不少数学老师在指导学生解题时,往往只注意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看清题目中的条件、问题与单位等,而对标点符号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结果导致学生在解题时因没有看清题目中的标点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