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万钧 《教育》2015,(10):77
评价问题颇为复杂。在这里教育者不研究像高考这类的社会功利性评价,也不研究像某个阶段的过程质量监测,而侧重讨论日常的教学评价。传统评价存在的误区从评价的功能看教学需要评价,这是毋庸质疑的,那评价的功能何在呢?有说是为了区分和选拔,当然中考和高考按现行体制是必须保留的,但如果平时教学过分注重评价的区分和选拔功能的话,这时功利主义就会暴露无疑,给学生贴上三六九等的标签,结果是在  相似文献   
2.
刘万钧 《四川教育》2014,(10):25-25
针对课堂评价中情感虚假、语言单调、方法单一、主体单一等诸多现象与误区,课堂评价必须要凸显评价之激励、表扬、解疑释惑、点拨导向等功能.而在现实的课堂评价中,只有遵循课堂评价的“四性”原则,才能彰显出课堂评价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教材呈现给师生的是知识的脉络。要使工具性的教材鲜活起来 ,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教师要屏弃本本主义 ,在尊重教材的前提下 ,根据教学实际 ,经验性地进行加工处理 ,这是备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1 简———以简驭繁 ,浓缩知识一些重点知识是必须熟记的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应多想点子帮助学生记住这些重要内容 ,备课时采用浓缩提炼的方法将难以记忆的内容高度概括 ,可明显降低记忆难度 ,提高学习兴趣。例如 ,将有丝分裂前期特征总结为“两消”(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两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 )“一散乱”(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  相似文献   
4.
写作论文不可避免地要参考他人著作,所谓“站在巨人肩膀上”是要有所发展的。有了发展,这才叫参考和写作;没有发展,那就是抄袭或剽窃。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只参考不剽窃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度的把握。首先要基于作者教育教学的实践,要有感而发,然后引用他人著作中的论点作为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或者受他人著作的启迪,把自己的实践经验跃然纸上,这便是写作。正如绘画、雕刻一标作品的构思是自己的,如果一味临摩名家的作品而没有自己的构思,那么,即使笔法、刀功精湛,也只能是抄袭的假冒作品。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把治学方法…  相似文献   
5.
《诗经·小雅·鹤鸣》云 :“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在生物教学中 ,渗透相关学科知识 ,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 ,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本文例析语文知识在生物教学中的迁移效果。1 歧义案例高中《生物》(人教版试验修订本必修教材 )第一册P 1 6 :“核酸是由C、H、O、N、P等化学元素组成的。”这里的“等”是表示列举未尽 ,还是指列举后煞尾 ?在教学中 ,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 ,此处的“等”意指后者 ,即核酸是由 5种化学元素组成的。通过点拨 ,消除了学生对歧义词的误解。关于“胚的发育”这一概念 ,它是指植物的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  相似文献   
6.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是一个比较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按照课本介绍的方法操作,既不易观察到预期现象,又浪费实验材料和时间。另外,我们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课本对某些实验现象和步骤的描述有失偏颇。为此,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实验。现将探索过程和结果汇报如下(所做各项实验均重复3次以上):  相似文献   
7.
各种委员会、专门工作组和个人所发表的近三十篇报告已向美国人民清楚表明,如果他们不关心学校,他们的国家就会“遭到危险”。 这些报告大多强调必须好好培养学生上大学。然而,美国四分之三的青年没有毕业于大学。未来学校的主要责任是培养学生进入瞬息万变的职业市场。如果美国要继续在世界市场上进行竞争,美国工人必须接受比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科盲     
美国教育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报告《八十年代及以后的科学工程教育》指出: 美国科技人员和科盲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美国如果不能扭转当前一般居民实际上越来越变成科盲和技盲的趋势,那么,  相似文献   
9.
刘万钧 《四川教育》2000,(11):14-15
主体性的发展必须寓于主体活动之中。以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学生活动为载体,让课堂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涉及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生物学思维能力培养 ,往往需要着眼于不同层面 ,立足于不同角度。苏轼《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可谓是这里所讲的层面和角度的形象诠释。下面举例说明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的层面和角度问题。1 从生理学与生态学角度看应激性和适应性的比较是教学中的难点 ,二者之间既存在区别 ,又有密切联系。鲫鱼身体呈梭形 ,这是适应性的体现 ,却不是应激性的反映。幼嫩的茎具有向光性 ,从生理学角度看属于应激性 ,从生态学角度看却属于适应性。由此可见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 ,所得结论自然不同。2 从现象与本质角度看植物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