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类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在人类与自然的长期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天人合一为基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孔子、孟子、苟子等儒家学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都进行过深入认真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生态理念。充分挖掘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资源,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标的历史教材中,出现了两处关于"内阁"的基本概念。一处是我国明朝时期的"内阁的创立",另一处是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同样都是内阁,二者是否相同呢?一、二者的形成我国明朝时期的内阁是因明初废除了宰相制度而开始的。明朝建立初期,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于是进行了政体改革。1376年,明太祖废除了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  相似文献   
3.
CBE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课程设置按照职业需求设定,授课方式灵活多样,考核方式不拘泥于笔试成绩。这种教育模式能满足职业需求,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一种成功的教育模式。法律专业教育应该借鉴CBE理论,培养应用性法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道德修养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儒家的道德修养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人格的完善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其道德修养的内容、目的、方法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刑罚制度是人类文明的一种,作为对犯罪这种反社会行为的“否定之否定”,刑罚制度中无疑会具有更多的强制性因素;一旦这些强制性因素被滥用,刑罚就具有滑向野蛮的巨大危险.而刑罚最野蛮的表现,莫过于否定“人之为人”的资格,在法律上将人由主体降格为客体.这种“人格剥夺刑”在人类历史之处曾经普遍存在.回顾罗马法中的人格剥夺制度,为系统研究“人格剥夺刑”的发展、演变及消亡可奠定必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