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科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本文总结了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本科实验教学中的经验,主要介绍了实验室管理体制、开放性实验室建立、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等方面的改革及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实验课程在环境类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研究型实验课程的特色与优势,提出了研究型实验课程应该达到激发学生热情和创新思维以及与科研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两个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自2009年以来,邢台市紧密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以邢台农业学校为代表的23所省级以上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全市深入开展了"送教下乡"实施"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对原有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继承与突破.其在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学习方式和教学评价诸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课程标准》的出台,可以促进学生与教师这一教学主体与客体的良性互动,它体现的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5.
该文主要从理工文、教学和科研、国内和国际三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探讨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提出了理工文融合——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融合、兼及一定的人文教育,是培养创新型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的关键;教学和科研结合,是培养创新型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的保证;与国际接轨,是培养创新型环境科学与工程人才的捷径的3个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6.
邢台市开展的职业教育"送教下乡"工程一举打破过去学生进城上学的传统办学模式,各学校积极走出校园,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完成了由"请进来,到走出去",由"坐等招生,到主动送教上门"的重大转变,将职业教育优质教育资源主动送到农村去,主动服务"三农",创出了一条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创新之师造就创新之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代高等教育的主题,而教师是实现这一主题的关键,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调整自身,适应时代发展呢?本文从教育观念、教育能力、知识结构和人格特点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自身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进而说明了创新教育要求教师自身的创新,创新之师是造就创新之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在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大背景下,结合专业课学时相对减少的实际情况,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考核方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是我们中等职业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素质。而语文属于人文科学,它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语文课则是不可或缺的人文教育阵地。同时语文又是中职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但是据调查,当前中职学生大多语文能力不强。究其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这人口只有680万人,占地只有12486平方公里,经济尚欠发达的北方小城,邢台职教人以牛所特有的勤劳与坚韧续,书写了一段职教飞速发展的佳话,她孕育出全国第一所高职院校、第一所集区域职教资源于一体的县级职教中心以及第一家城市职教中心.而今,由邢台市首创的新农村"双带"工程和"送教下乡"模式被誉为我国中职学校办学模式的一次大变革,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