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发村就业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农村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由于农村劳动力存在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差等问题,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以下简称农转培训)已成为乡镇文化技术学校重要的培训任务之一。通过农转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技能整体素质是达到农民转移就业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搞好农转培训作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2.
刘伍祥 《福建教育》2007,(12):35-35
小学生的作文要不要新颖?对于这一问题,答案不尽相同。有人认为,小学生只要能依葫芦画瓢地写人、记事、状物、抒情、议论就行了,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作家。其实,他们把新颖理解成纯粹的技巧,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新颖,首先要学生对生活有独特的感受,其次是表现形式的别具一格。我认为习作新颖的关键在于抓住事物的个性,独辟蹊径地选好下笔的角度。如,《可喜的变化》这一作文题,一般学生都是写学校、班级、家庭或某某同学的变化。有一个学生却独具慧眼,把焦点瞄准人们不常关注的食堂与厕所:“学校食堂小,用餐同学多,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情境教学以其“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鲜明特色,在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思维上有独到之处。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以创设情境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