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高校辅导员对于两类性质各异的问题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分析和疏导可以采用“思想分析”的方法,思想分析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的思想方法,分析的过程也是开解思想“症结”的过程,“解惑、去苦”中运用的方法和技术有“宁静法”“四阶段法”“认知颖悟法”等。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用理论说服人的过程,说服人依据的“理”既包含了“大道理”,也包含了“小情理”。说大道理和讲小情理的策略和方法直接决定了说理的效果,有针对性的说理需要掌握专门的说服方法和策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丰富“理”的言说和表达方式,诉诸分众化修辞,期冀在“怎么说”的问题上助力提升说理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英国的公民教育起源于宗教教育,强调精神关怀的宗教教育在公民教育中得到了很多好的继承。英国公民教育过程中秉承人文关怀的理念,多途径、多渠道的实现生活关怀、精神关怀,收到了很好的成效。通过体谅关心德育模式和开设P.S.H.E课程,加强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这对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层次性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是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大学生思想问题主要是观念层面的问题。高校辅导员对于两类问题的处理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思想咨商"是以"解惑、去苦"为目的,以对话为根本路径,采用的方法是"认知颖悟"法,对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消除大学生思想上出现的"症结"有一定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信仰是贯穿在人的世界观中的一种意识规范,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存在缺失的现状,在开展信仰教育的实践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挑战,既有日益感性化、感官化的价值理念的挑战,也有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客观现状的挑战,更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梦”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也是每一个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梦。高校应在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追求“中国梦”的实践中推进信仰教育,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的梦想结合起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6.
高校辅导员在角色扮演过程中的现状不容乐观,角色失调现象时常发生,具体表现为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距离以及角色中断.角色失调现状严重影响了辅导员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本文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失调现状进行分析和归因,并就如何增强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用思想掌握群众的实践活动,思想掌握群众的过程也是群众掌握思想的过程。思想掌握群众的"思想"是兼具抽象性、逻辑性与概括性的,掌握群众的过程就需要通过教育者对于思想、理论的再阐释,即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化未知为已知。语言作为"化"的载体和中介,需要发挥隐喻言说方式丰富想象、激发情感、启发理解的功能。通过源域对于目标域的映射,达到帮助教育对象理解的目的,完成用思想掌握群众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大学生精神状况堪忧、精神危机频频出现和精神家园丧失的现状,高校辅导员应勇于承担责任,在工作中加强精神关怀。通过开展精神关怀课程,加强团体精神关怀,通过心理咨询和思想咨商实施个体精神关怀,以改善当代大学生的精神状况、缓解精神危机和建构精神家园,增强精神关怀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人是一种修辞动物,具有说服他人、被他人说服的属性,诉诸人的这一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用彻底的理论说服教育对象的目的。彻底的理论本身不会说服人,还需要诉诸彻底的言说方式才能达到说服之目的。以说服为导向的思想政治教育修辞,旨在通过“使观念适应人、使人适应观念”的策略与方法,达到折服人心的最终目的,完成影响、改变教育对象认识、情感、态度乃至行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志愿精神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志愿活动长期有效开展的稳定剂。青少年是美国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服务类型多样,这一现状是与志愿精神的培育分不开的,只有将志愿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才能长期坚持志愿活动。美国依托家庭、社区和学校三个平台对青少年志愿精神进行培育的方式对于我们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三位一体的培养路径将知识的传授和志愿服务的实践相结合有利于青少年志愿精神的养成和参与志愿服务技能的提升,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