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李劼人新旧两个版本的《大波》在人物塑造、叙述策略以及地方文化表现方面都有着重大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新旧《大波》在艺术特点上各自的缺陷。个中根源在于,李劼人在新旧《大波》创作的背后有一种共同的历史小说创作观误区,即在创作中把历史的现象总和看成了历史本身,这一点对于我们全面看待《大波》的艺术特点以及深入认识李劼人历史小说创作的内在机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从文学他国化的这一全新角度重新审视中国翻译文学的定位,发现翻译文学中的文学他国化的内在机制,可准确对翻译文学进行合理定位,考察翻译文学中的他国化在中国文化话语特性的重建和中外文学交流机制建构层面上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剪灯新话》是瞿佑个人化书写的产物。从小说中的诗文来看,《剪灯新话》表现出与其他诗文小说不同的出众文人书写,同时体现了文人将文言小说纳入抒怀写心的正统文学阵营的成功尝试,应该重新认识《剪灯新话》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