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双减”工作的落实,教科书中课程难度研究逐渐成为热点.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科书中四边形内容为研究对象,参考王建波的综合难度模型,从课程时间、课程广度、课程深度和例习题综合难度4个维度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两版教科书具有各自的编排特色,并影响着学习难度.建议:教师教学时要适当调整部分知识点的课程时间;丰富数学问题背景,培养跨学科思维;教科书编写时要协调课程广度和深度,合理设计课程难度.  相似文献   
2.
跨学科研究已引起国际数学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同时我国中小学课程一直注重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教材作为课程教学的载体,肩负着多学科融合的使命.基于跨学科视角,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学科来源、呈现位置、设置目的和呈现方式四个维度对高中数学人教A版新旧教材“统计”内容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新旧两版教材:跨学科内容种类丰富,但内容分布不均衡;内容的融合深度较低,缺乏思想方法上的整合;以文字描述呈现为主,融合方式较为单一.建议均衡跨学科内容分布,形成数学整体性观念;拓展学科融合的深度,加强知识的交叉水平;增加非数学语言应用,提高数学教材可读性.  相似文献   
3.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数学教科书建设可以分为选择发展道路时期、探索期、整顿与发展期、改革期四个阶段。其编写紧扣时代人才需求和数学学科内在逻辑,主要成就有:从模仿到创新,逐步凝聚中国特色;从科学性到适切性,编写质量不断提升;从频繁更替到稳步推进,稳定性愈强;从摇摆不定到混合编排,编排方式趋于统一;从显性说教到隐性渗透,育人功能日益凸显。新时期高中数学教科书的编写,应进一步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教科书研究与教科书试验并重,优化数学学科德育的渗透。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的研制印发,学科德育受到广泛关注,且《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要将立德树人融入高考评价全过程.因此,挖掘高考试题中的德育内容,成为各个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根据《实施手册》将德育内容分为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五个维度,并依此对2022年高考数学10套试卷中的试题进行剖析,以探寻2022年高考数学试题中德育内容的分布特点,并提出建议:增加德育试题占比,重视学科德育渗透;丰富德育试题情境,均衡德育内容类型;拓宽德育试题广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以我国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科书与新加坡马歇尔·卡文迪什教育出版的MY PALS ARE HERE!Maths 4A(3rd Edition)中的“对称”内容为研究对象,从课程标准、内容结构、例题习题等方面对两国教科书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对我国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图形的运动”章节提出编写意见:增加不同类型的背景材料;注重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与创新思维;增强习题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6.
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颁布并实施后,在蔡元培的提议和编纂下,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套新式教科书——“最新教科书”,这是晚清唯一一套较完整的、最有影响、最重要的中小学教科书.《最新中学教科书三角术》是我国新学制颁布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早的三角学教科书.本文论述了该本教科书的时代背景、编译者、编排形式、内容、名词术语、数学符号及特点等.  相似文献   
7.
放暑假啦!同学们一个个高兴地欢呼。暑假里发生的每一件事都使我们回味无穷,暑假里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的有趣,有的令人高兴,有的令人悲伤,有的令人哭笑不得  相似文献   
8.
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渐落实,对中考数学试题综合难度进行研究有助于明确试题设置现状、把握中考数学走向.选取2020—2022年云南省中考数学试题,从背景、是否含参、运算、推理、知识含量、思维方向和认知水平七个维度对试题进行分析,并计算综合难度系数,得到三套试题的共性与差异:科学背景和逆向思维的试题占比均较低;知识含量维度的各水平占比相差较大,各具特色;认知水平维度的各水平占比均较不均衡;综合难度系数有一定差异.据此提出以下建议:适当增加科学背景试题占比,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应用意识;注重开设数学大单元教学,促进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体系;适当提高分析水平试题比例,大力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依照课程标准命题,合理设置中考数学试题综合难度.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日本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福井谦一,在《学问的创造》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学问的创造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在阐述“创造的前提”的基础上,提出“创造的本质”,并从中提炼出走向创造的必经之路.基于对人类今后应该怎样和自己所创造的科学相处这一问题的思考,福井谦一从伦理角度阐述了人类的创造应该是尊重自然的创造.福井谦一成长的文化历史环境与现代中国学者所处的文化历史环境同属于东亚文化圈.因此,他的学问创造之路,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教育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解不等式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中第三章介绍了一种求解一类整式不等式的方法—穿针引线法.本文根据教科书中的定义,进行了一般形式的探索.举例说明可以利用穿针引线法求解的一类不等式,并总结了一些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