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海南临高话汉字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高话”是通行于海南岛北部的一种语言,分布于临高全县、琼山西部、海口西郊、澄迈北部和儋州东南部。据1982年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操这种语言的人总共约51万人,其中临高县境内近28万人,占该县总人口的91.6%。“临高话”的操用者历来族属均为汉族,但“临高话”却并非汉语,一般认为,它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临高话”虽与汉语大相径庭,但在该语言的主要聚居地临高县内,长期以来却流行着一套汉字读书音。人们依其语音系统,可以阅读用汉字写成的报刊书籍。县内该语言的操用者,有一定文化的人可以听得懂,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可大致明其意。解放前乃至解放后推广普通话以前,学校教育和农村寅传工作一直使用这套语音系统。五十年代“推普”工作开展之后,普通话才慢慢被引进学校,但一般只在县城内,乡镇以下的广大农村地区,这套语音系统仍很盛行。现在,不仅干部下乡进行宣传要借助于这套语音系统,就是在农村学校里,这套语音系统也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县  相似文献   
2.
由于指导学生进行教育实习的需要,近年来曾多次对高中语文文言文部分进行研读,发现课文中对个别词语的注释似有可商之处,因此,不揣冒昧列出管中所见,以就正于大方之家。文中所引的注释,全引自一九八八年后的修订本。一、《汉书·苏武传》:“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尽管地处祖国边陲,且孤悬海外,与祖国大陆遥隔万顷鲸波,但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物华土产.从很早的时候起,就对内地入乃至外国人产生了一种神奇的、莫可言状的吸引力。他们一方面因其地处僻远而产生畏惧感,故而有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优是半年程”之叹,一方面又因其物华土产而神往不已,故而苏轼在遇赦北归之时,犹发出“余生欲老海南村”“九  相似文献   
4.
汉语的词在演变过程中,从音节上看,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由单音到双音发展。在甲骨文时代,单音词占了绝对优势,而现在,这种局面则完全颠倒了过来。这是由于许多原来单音的词,后来变成了双音词。在这种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双音结构中按理说不应有某个偏旁的其中一个字,因受另一个字偏旁的影响,增加或改换了偏旁,从而使两个字的偏旁归于一致。我们把这称为偏旁的同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临高木偶戏是我国的一个稀有剧种,深受临高老百姓的喜爱,从而成为吸收汉语借词的一个主要来源。这些汉借词有着一些鲜明的特色,其中绝大部分已经进入全民语言中,大大充实和丰富了临高语的词汇宝库,提高了临高语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6.
地名是文化的载体,不同来源的居民都会在地名上留下自己所操语言或方言的印记。本文对海南19个县市的自然村名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找出海南汉语各方言共有的地名常用字和海南闽语特有的地名用字,通过这些地名用字的分布来考察海南闽语在海南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7.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从甲骨文算起,它已经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三干多年来,汉字在不断地演变.不过,与其他文字相比,汉字的演变显得很"保守".世界上其他几种古老的文字,如古埃及的圣书字和古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原来也和汉字一样,都是表意文字.可是它们早就改变了自己的体系,演进成了拼音文字.而汉字却一如故我,始终在表意的范围内演变.汉字这种在表意范围内的演变,却使它在记录汉民族社会时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某些词在历史进程中所用字的变异,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汉民族社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在一民族与他民族的相互交往中,词语的相互吸收是一种很普遍的语言现象。汉语在其发展过程中,就不断地从其他语言里吸收了汉民族原来没有的词语,从而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词汇量。这种源于其他民族的外来词,从现在的使用范围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已经进入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为全民族所共同使用;一种却始终未能向全民族推开,只使用于某些汉语方言中。这后一种,我们称之为方言外来词。方言外来词并非每一种汉语方言中都存在,一般说来,它只出现于汉语方言区中那些与操非汉语的其他民族杂居的地区,或者与国外有较多交往的周边、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